第34 卷第4 期
2007 年7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4,No.4
July,2007
父权制下女性的疯狂与恐怖
———心理解读福克纳笔下的爱米丽
黄ꢀ 桂ꢀ 平
(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610068)
ꢀ
ꢀ 摘要:从女性主义角度,用心理分析的方式来剖析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女主人公爱米丽,可
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这篇充满恐怖色彩的哥特式小说,窥视小说的魅力。 小说叙述了一位深受父权制社会压
抑的女性人物———爱米丽的人生悲剧。 她的一生是孤独的,身心长期受到压抑,在恐怖的氛围中实施了她的疯狂
行为。 主人公的孤独人生和悲惨生活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旧传统、宗教和社会势力对人性特别是对妇女的摧残。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父权制;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I712ꢁ 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7)04⁃0081⁃05
ꢀ
ꢀ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在20 世纪美
一ꢀ 孤独的性格ꢀ 悲惨的人生
国文学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是南方文艺复
兴时期的代表,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以独
特的视角创作了18 部长篇小说及数十个短篇小说,
他那高超的艺术创作和梦幻般的艺术特征,既吸引
了众多的读者,又丰富了美国的南方文化。 福克纳
的“作品所具有的生命力,无疑在美国文学史乃至
爱米丽出身于美国南方贵族世家,性情孤傲。
当时的南方社会一方面是以蓄奴制经济为基础的父
权社会,女性仅仅只能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另一方面
又是种族主义和清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社会
极力宣扬谦恭、隐忍、温柔、忘我等传统的女性价值,
鼓吹所谓的“淑女风范”,实际上是女性被贬压在社
会底层的伦理秩序,是女性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女
性的性别和情感完全被父权制社会压抑和管制。 爱
米丽的父亲力图把她塑造为美国南方的淑女,她一
切服从父亲的安排,直到30 岁仍然是待字闺中。 她
深居简出,断绝了与任何人的交往,把自己与外界隔
离开来。 爱米丽一生的孤独感就像一条巨大的莽蛇
一样缠绕着她,让她窒息,使她疯狂。 40 年后,终生
未嫁的爱米丽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她去世后,镇上
的人们惊奇地发现了尘封了40 年的秘密:她用独特
的方式亲手毒杀了她人生中唯一爱过的男人伯隆,
并与“他”终身相伴,凄凉地度过了自己孤独、悲惨
的一生。 小说充满了恐怖的悬念,激发了读者的好
奇心。 特别是小说中那阴森恐怖的气氛,主人公的
[
1]
世界文学史上是震撼人心而又独具魅力的” 。 福
克纳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美国南方,“描写
那里的人物、历史与事件,表现那里的乡土人情观
[
2]
念” 。 妇女人物在福克纳的作品中占着极为重要
的地位,特别是他的短篇小说《 献给爱米丽的玫
瑰》。 “在塑造这些人物时,作者的思想和艺术观,
他对美国南方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都得到充
[
3]
分体现” 。 福克纳以历史的笔触艺术地描写了爱
米丽等美国南方妇女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他对南方
妇女的关怀。 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角度,用心理分析
来剖析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爱米丽,从她的性格中读
出她的人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这篇充满恐怖
色彩的哥特式小说,窥视小说的魅力。
收稿日期:2006⁃08⁃17
作者简介:黄桂平(1963—),男,重庆垫江人,讲师,主要研究英美语言文化与文学。
8
1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孤独人生和她的悲惨生活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旧传
统、宗教和社会势力对人性特别是对妇女的摧残。
传统观念的沉疴、父权制的谎言和南方社会的妇道
观,使她从孤独走向疯狂。 爱米丽是美国南方深受
清教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妇道观的受害者,福克纳对
摧残妇女人性的清教妇道传统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
判,深刻地表现了南方社会父权制贵族的腐败与没
落以及必然走向灭亡。
响最大的关键人物,生前死后都掌握着女儿的命运,
正是她的父亲毁灭了女儿一生的幸福。 “她父亲的
性格三番五次地使她那作为女性的一生平添波折,
而这种性格仿佛太恶毒,太狂暴,还不肯消失似
的”。 正如福克纳曾感叹说:“她的生活很可能就是
[
6]152
被一个自私的父亲所毁掉的。”
在她父亲严厉管
制下,她的女性被压抑被约束,她不是作为一位有血
有肉的女人而存在,而是以父亲的女儿———高贵的
格里尔生家族成员的身份而生活着。
爱米丽的人生是孤独的、悲惨的,在她的一生中
也曾发生过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难以捉摸的疯狂
举动。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非常正常的人有时也会
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越轨行为,出现这种行为恰恰
因为它们受到禁止,因为这些行为会使人得到一种
精神解脱的快感。 更何况爱米丽所处的社会时代是
病态、畸形的,她的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管控状态。 她
在世上的74 年中有40 多年过着离群索居、与世隔
绝的孤独生活,一直呆在其父亲留给她的那座破旧
不堪、阴森恐怖的大宅里,静静地消耗完她自己的余
生。 “她就这样度过了一代又一代———高贵、宁静,
爱米丽的思想和精神在其父亲在世时就受到压
抑、禁锢,她原本应有的要求、目的、欲望等本能因素
受到了阻碍。 以清教主义为核心,服务于种族主义、
违反人性、摧残妇女的妇道观使妇女处于男人的附
属品的屈辱境遇。 男权制在美国南部比其它许多地
方更为突出,父权主义思想是南方社会突出而又根
深蒂固的传统。 由于奴隶制的盛行,南方以家庭为
中心的种植园经济成为南方主要的经济方式。 在这
种经济方式下,一家之主的父亲享有绝对的权威,他
决定和控制着家族中每个成员的命运。 在这个难以
理喻的南方社会里,女人感到自己与社会、与自然、
与他人,甚至与自我隔绝分离了,产生了一种莫名言
状的孤独感、痛苦感。 笔者认为,爱米丽生活的时代
是畸形的、病态的人性受到压抑的父权制下的社会。
在美国南方清教主义的妇道观的影响下和父权制统
治下,她作为女人追求幸福和爱的权利一而再、再而
三地遭到剥夺和侵犯;她对情感和婚姻的渴望一再
被扼杀,最终导致其心理变态,超过了她心理能承受
的最后底线,崩溃至极,最后酿造了一场恐怖、惨不
忍睹的悲剧。
[
4]110
无法逃避,无法接近,怪僻乖张”
。 这是她人生
性格的真实写照。 在人生的舞台上,她扮演了一位
孤独的悲剧角色。 正如鲁迅所说,悲剧是把美好的
东西毁灭给人看。 爱米丽正好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
的东西———爱情和幸福给毁了,这是她人生中的悲
剧。 造成爱米丽悲剧的原因是她所处的父权制社
会、清教思想为核心的南方妇道观以及她生活的环
境,使她陷入在一张无形的大网中,她的身心长期受
压抑,精神遭受摧残,灵魂受到毒害,人性被扭曲,在
美国南方传统势力的恐怖氛围中痛苦挣扎地生活,
她非常孤独、寂寞、怨恨、忧郁、苦闷,有典型的抑郁
症,精神世界几乎崩溃,乃至造就了她那变态的性格
和疯狂的举动。
二ꢀ 从孤独到疯狂
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人在其健康发展过
程中有着不同层次的基本需求。 当个人的需求或欲
望无法满足时,人们就极有可能寻找发泄的方式,最
终走向疯狂。 疯狂即是“本我”实现的一种极端形
式,它使被压抑的“侵犯”本能得以宣泄。 在那禁锢
人的精神恐怖氛围中,爱米丽并不是其家族中第一
个发疯的女人。 “镇上的人想起爱米丽小姐的姑奶
奶韦亚特老太太终于变成了十足疯子的事”。 格里
尔生家族中就曾有过疯狂的历史。 “即令她家有着
疯癫的血液吧,如果真有机会摆在她面前,她也不至
我们注意到,在爱米丽的生活中,缺失的正是一
个代表着爱与幸福的母亲形象。 她从小丧母,没有
享受过母爱,爱米丽的淑女教育完全是在她父亲的
主导下进行和完成的。 不言而喻,爱米丽被教导要
服从和尊敬的是父亲或男性的权威,从孩提时代起,
父亲就是她的“天”。 “在父亲面前,爱米丽根本无
法实现自我,她只是在绝对控制之下毫无力量把握
[
5]
自己命运的父亲的私有财产” 。 爱米丽的父亲是
一位狂热的清教徒和暴君,专横的家长,是美国南方
旧传统、旧习俗及没落贵族的卫道士,是她一生中影
[
4]104
于断然放过”
庭环境和社会背景对她一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 由此看来,爱米丽从小生长的家
8
2
ꢀ
ꢀ
黄桂平ꢀ 父权制下女性的疯狂与恐怖———心理解读福克纳笔下的爱米丽
从孤独走向疯狂,这是她的精神长期受到摧残,心理
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导致的。 爱米丽的疯狂变态
心理行为是迟早要发生的,只是时候不到而已,一旦
有了机会,那将是“无法逃避的”。
米丽还是没有放弃自己脱离孤独生活和追求幸福生
活的权利。 她承受着来自社会、宗教和家族等方面
的压力,不惜与周围的传统势力作艰苦的斗争,不顾
一切地爱得疯狂而投入。 爱米丽对伯隆的这种爱也
是她的疯狂之举,镇上的人们深信她的爱已经疯狂
到了“堕落”的地步。 为了能早日摆脱孤独生活的
困境,抓住这份人生的幸福,爱米丽不惜花费自己的
积蓄,“订购了一套银质男人盥洗用具”,“买了全套
她对父亲既爱又怕,既无法不对他依赖,又渴望
逃脱其控制。 对爱米丽来说,父亲去世从某种意义
上说是一种解脱。 她终于再也不受以其父为代表的
父权制腐朽传统势力的控制和掌握了,可以根据自
己的意愿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了。 但是,
[
4]108
男人服装”
。 她所做的这一切,向镇上的人们表
“
父亲死后,留给她的全部财产就是那座房子”,这
明为了爱她在所不惜了,她再也不愿过那种倍受煎
熬的孤独生活了。
座房子就好像囚笼一样,不仅囚住了爱米丽的身体,
而且禁锢了她的思想和精神,使她始终永远无法摆
脱孤独生活的阴影。 她父亲死后的第二天,她告诉
所有的妇女,“她的父亲并未死”。 这一令人费解的
怪异行为是爱米丽孤独生活中的疯狂之举。 “当时
我们还没有说她发疯。 我们相信她这样做是控制不
热恋中的爱米丽就这样辛苦地追求属于自己的
幸福。 但是,“她想得到一个丈夫、一个家庭的愿望
在一个畸形的社会里一而再、 再而三的受到阻
[
8]
挠” 。 当正常状态不能维持现有的欢乐自由和想
象力的生活时,人们就会选择疯狂来反对正常状态
的叛逆行为。 为了摆脱孤独生活、获得幸福生活,爱
米丽豁出去了,拼死也想保住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
买老鼠药、砒霜的行为是爱米丽疯狂的举动。 镇上
的人们都以为她要自杀了,在他们看来这是彻底解
决问题的最佳选择。 爱米丽的这一疯狂举动给镇上
的人们留下了悬念,压根没有想到她买砒霜的真实
用途。 压抑的人表面上风平浪静,痛苦却潜藏在心
灵深处,只要有一个契机,悲剧就可以发生。 当爱米
丽遭到情人的抛弃时,她倍受煎熬,爱恨交织,“矛
盾在心中无法消解,为谋求自我实现,任凭疯狂战胜
[
4]105
了自己”
。 叙述者及镇上的人实际上都认为是
爱米丽发疯了。 她的这一疯狂的行为说明她无法面
对父亲去世的现实。 因此,无法控制住自己的爱米
[
4]105
丽只能“死死拖住抢走了她一切的那个人”
,即
她的父亲。 其父亲的死象征着美国南方父权制贵族
生活的衰落,甚至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
然而,在爱米丽的灵魂深处,作为一位女人的天
性与对正常生活的渴望强烈地召唤着她。 父亲去世
后,她努力地抓住机会想早日摆脱孤独的生活,不想
再一个人孤独地生活下去了。 当她终于不受父亲独
断专横的管制,当她被伯隆的独特男性所吸引,爱米
丽心中的女性情感慢慢开始复苏起来。 这是爱米丽
人生道路中摆脱孤独生活的最佳时机,她也不想放
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她在孤独的生活中,力争
去追求作为女人应该属于自己的幸福。 “一个姑
娘,怀着一个青年姑娘所怀有的那种得到爱和一个
丈夫和一个家庭的正常愿望,她只是想被爱和爱人
[
9]
理智,终于有了小说中最哥特式的场面”
。
爱米丽内心深处的本能冲动势不可挡地全部爆
发了,内心压抑已久的火山终于找到了喷发口。 她
最终采取了投毒的方式杀死了她一生中唯一深爱过
的情人伯隆。 这次疯狂的举动居然发生在40 多年
前,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 爱米丽在杀人之后没有
选择自杀,与其说是她杀死了他,还不如说是南方清
教主义的父权制促使爱米丽心理变态,疯狂到了极
限,被迫毒杀了他,同时也“杀死”了自己,孤零零地
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
7]185
并得到一个丈夫和一个家庭”
。 然而,她周围的
环境,特别是小镇上那些深受南方妇道观影响的妇
女们却不这样认为,格里尔生家的人绝对不会真的
看中“一个北方佬,一个拿日工资的人”。 由此可
见,南方妇道观深深地根植于美国南方,小镇上的妇
女们只好顺从和屈服于这种压抑的生活,绝不让爱
米丽违背传统,不守妇道,破坏南方妇女生活的游戏
规则。 南方旧传统、旧势力再一次顽固地阻碍着爱
米丽摆脱孤独生活、获得幸福生活。 性格倔强的爱
南方妇女受强大的父权制的统治,她们不能掌
握自己的命运,没有真正过自己的生活,从未实现甚
至从未想过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她们只是在由传统
和社会为她们确定的生活状态像影子一样存在着,
福克纳笔下的爱米丽的一生就是如此。 在清教文化
和南方妇道观的重压下,爱米丽根本不能主宰自己,
8
3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把握自己的命运,不可能获得完全的独立自主。 她
之所以采取疯狂的举动,其目的就是向父权制社会
和旧传统势力挑战,她那微弱的力量终究挡不住强
大的社会压力,最终只有失去正常的理智(疯狂至
极)或精神畸形变态(与死尸为伴)得以解脱。 爱米
丽的疯狂举动是对父权制社会作出的反抗,是对清
教社会的父权制压抑女性的抗议,也是对造成妇女
生活悲剧的南方社会的谴责。 福克纳在这篇小说中
隆的尸体睡在一起! 几十年后镇上人才知道了那曾
经发生过的惨烈悲剧。 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恐怖场
面或许是格里尔生家的淑女留给这个虚伪的父权社
会最后的报复和讽刺。 爱米丽将她所有女性的情感
随着她的情郎一起埋葬,同时被埋葬的是一位女人
的一生。
福克纳在小说中塑造了爱米丽这样一位性格古
怪、深受美国南方清教传统势力长期压抑的受害女
性人物,探索她的情感扭曲、心理畸形、疯狂堕落的
原因,有力地批判了违反人性的父权社会和文化宗
教力量。 可以这么说,爱米丽人生悲剧的根源在于
她生活在父权制社会背景里从未被当作一位正常的
有七情六欲的女人看待。 “非人性的遭遇、压抑的
个性和摧残扭曲的灵魂足以令读者的心灵深处感到
“
揭露和谴责了旧传统中的清教主义对人性的压抑
[10]
和对妇女的摧残”
。
三ꢀ 恐怖的氛围ꢀ 惨烈的结局
福克纳对美国南方传统社会有着热烈的爱和深
深的怀念, “ 南方特有的社会背景造就了福克
[
2]
纳” 。 正是福克纳“在他诞生的南方和南方传奇
[
13]
中,发现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有重大悲剧影响的要
震颤” 。 爱米丽的身心长期受到压抑而导致的疯
狂变态心理在她身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她
身上我们仿佛看见一个精神上倍受禁锢的女子在沉
重的社会偏见压抑下所表现出的反叛心理,她实际
上是在同世俗传统观念进行着一场潜意识的抗
[
11]249
。 在这篇小说的叙事进程中,福克纳“故意
素”
打乱历史时间顺序,使用交错颠倒的叙事时间等手
段,渲染增强了故事的神秘恐怖气氛,取得震撼人心
[
12]
的效果” 。 福克纳笔下的爱米丽是南方受害妇女
的代表,她生长、生活于其中的清教主义的妇道观、
父权制社会和旧传统势力这样强大的恐怖氛围,不
可避免地对她的精神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处处为难
她,时刻吞噬她。 父权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传统的妇
女观念始终左右着她一生的生活,使她带着沉重的
精神枷锁。 爱米丽作为一位女人,想追求属于自己
的幸福生活,得到爱。 首先其父亲剥夺了本应属于
女儿的权利,把她禁锢在阴森沉闷恐怖的屋子里孤
独寂寞地度过了美好的青春年华,最后把她拖成了
老闺女。 父权制下的爱米丽生活在病态的社会里,
长期受到压抑,心理变得畸形,走向恐怖的疯狂地
步,这就决定了其人生中悲剧的不可避免性。
[
14]
争” 。 爱米丽在一切希望都被毁灭后,为了长期
拥有她唯一爱过的男人伯隆,只好将他杀死。 福克
纳在小说中没有直接表现出爱米丽内心的痛苦,但
对她40 多年来同她“爱人”尸体睡在一起来满足自
己的欲望,守护着令人恐怖的“龇牙咧嘴”尸体并抚
摸银制用具上的名字的暗示,比对其内心痛苦的任
何直接描写都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所以,
爱米丽是值得同情乃至钦佩的。 也正是由于爱米丽
孤独、悲惨的一生以及她在那样恐怖阴森的生活环
境中仍然顽强地表现出她的人性,就象福克纳本人
在一次演讲中所说的“可怜、可悲的人为了得到所
有人都想得到的东西,和自己的心灵、和别人、和环
[
15]185
爱米丽生活居住的房子让人觉得阴森恐怖、毛
骨悚然。 正是在这幢楼里,爱米丽亲自酿造了一场
恐怖、惨不忍睹的悲剧。 镇上人对那幢神秘大宅发
生的种种事情不可能全部亲身目睹。 几十年过去
了,爱米丽74 岁去世后,镇上的人们才有机会走进
爱米丽住的大宅,进入楼上那间“四十年来从没有
人见到过”的房间。 镇上的人们注意到“那尸体躺
在那里,显出一度拥抱的姿势”,“他所遗留下来的
肉体已在破烂的睡衣下腐烂,跟他躺着的木床粘在
境进行的搏斗”
,这也是福克纳要给她献上一
朵“玫瑰”的原因,寄托了作者深深的情思。 尽管爱
米丽的最后的疯狂行为令人毛骨悚然,却是悲壮的,
令人同情的。 她的最终悲剧给整个故事添上了画龙
点睛的最后一笔。 通过爱米丽的悲剧,福克纳向读
者揭示的正是人性追求美好希望的本能,与命运抗
争的精神。
福克纳“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他无法容忍对
[
10]
人性的任何形式的压迫和摧残” 。 在这篇小说
中,他塑造了父权制下爱米丽的疯狂行为与恐怖氛
围中的受害女性形象,揭露和谴责了南方旧传统中
[
4]112
一起,难分难解了”
那只枕头上有人压过的痕迹”,爱米丽曾一度同伯
。 镇上的人们观察到“旁边
8
4
ꢀ
ꢀ
黄桂平ꢀ 父权制下女性的疯狂与恐怖———心理解读福克纳笔下的爱米丽
[
16]
的清教主义和罪恶的妇道观对人性的压抑和对妇女
体现了福克纳对人性的独特理解,这也是这篇恐
的摧残,这是他人道主义(女性主义)的反映,充分
怖的哥特式小说的魅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1]钟尹.南方情结的召唤—对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主题的深层解读[J].广西社会科学,2005,(5).
2]江智利.福克纳的乡土观念[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3]肖明翰.试论福克纳笔下的妇女形象[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3).
4]福克纳.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M] / / 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选.杨岂深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5]南宫梅芳.自我和他者的冲撞———读福克纳的《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6).
6]Harris, Laurie Lanzen and Fizgerald, Shelia. Short Story Criticism, Vol.1[M]. Detroit: Gale Research Company, 1988.
7]戈韦恩和布纳特勒.福克纳在大学[M].弗吉尼亚: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1959.
8]陈华.福克纳的爱米丽[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
9]苗群鹰.黑屋中的玫瑰[J].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5).
10]肖明翰.再谈《献给爱米丽的玫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
11]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12]程锡麟.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在哪里? —《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叙事策略分析[J].外国文学评论,2005,(3).
13]王秀梅,郑新宁.福克纳笔下女性形象新探[J].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14]刘加媚.扭曲的人性—评福克纳笔下受害的南方女性形象[J].广西社会学,2002,(4).
15]Faulker, William. Faulker in the University: Class Confer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957⁃1958[M]. Ed. Frederic. K.
Gwynn and Joseph L. Blotner,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65.
[
16]魏玉杰.上帝与撒旦的冲突—福克纳《纳献给爱米莉的玫瑰》主题分析[J].国外文学,1998,(4).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William Faulkner’s Emily
HUANG Gui⁃ping
(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Abstract:Employing the psycho⁃analytic method to read the character of Emily in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offers a new angle to interpret the charm of this Gothic story. William Faulkner’s short story “A
Rose for Emily” relates the tragic life of Emily afflicted by patriarchy. As a victim of the Puritanical con⁃
cept of woman morals in American south, Emily suffers perpetual loneliness and emotional oppression,
which leads to her terrifying act of madness. The tragedy of Emily reveals the destruction of humanity,
and women in particular, by the old social and religious forces in American south.
Key words:William Faulkner; “A Rose for Emily”; patriarchy; feminism
[
责任编辑:张思武]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