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成
美国禁止残疾职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
合Chevron准则的联邦规则方被美国法院认为具有等同于法律的拘束效力。国会授权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为执行反职业
歧视法律之必要,制定相应的联邦法规。
⑦
参见SchoolBoardOfNassauCountyv.Arline(480U.S.273,1987)。
⑧
42.U.S.C.§12102(1)(B)、(C)。此外,歧视与残疾人有所关联而没有残疾的正常求职者、雇员亦被法律禁止。参见:42.
U.S.C.§12112(b)(4)。
⑨
立法上承认的“主要日常活动”具体参见42U.S.C.§12102(2)。
췍ꢁꢂ参见SchoolBd.OfNassauCountyv.Arline,(480U.S.273,1987),Cehrsv.NortheastOhioAlzheimer'sResearchCenter
andWindsorHouse,Inc.(155F.3d775,6thCir.,1998)。
췍ꢁꢃ如眼镜、义肢、轮椅、控制血压、血糖的药物等。
췍ꢁꢅ参见http://www.eeoc.gov/policy/docs/902cm.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6月18日。
췍ꢁꢆSuttonv.UnitedAirLines,Inc.(527U.S.471,1999),Murphyv.UnitedParcelService,Inc.(527U.S.516,1999),Al-
bertson’s,Inc.v.Kirkingburg(527U.S.555,1999)。
췍ꢁꢇ参见42U.S.C.§12111(3),§12113(b)。联邦最高法院通过ChevronU.S.A.,Inc.v.Echazabal(536U.S.73,2002)案
将“直接威胁”的对象扩大到了残疾求职者或雇员本人。
췍ꢁꢈ雇主是否需要向被视为存有缺陷或有缺陷记录的残疾求职者或雇员提供合理迁就,目前尚无定论。此外,雇主无需向与残
疾人有关联的健全求职者或雇员提供任何形式的合理迁就。
췍ꢁꢉ参见42U.S.C.§12111(10)(A)。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合理迁就”容许迁就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超出其带来的收益,
不适当负担的构成必须达到“显著”标准。
췍ꢁꢊ《复健法》和《美国残疾人法》要求残疾求职者在申请工作之时即必须达到完成其申请工作岗位主要职责的“合格”标准。因
此,如果残疾申请者在申请之时即需“合理迁就”至其他工作岗位,显然违背了法定“合格”原则。
췍ꢁꢋ参见《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八条,《就业促进法》第二十九条。
췍ꢁꢌ2006年947件,2007年1036件,2008年1153件。2001年至2005年,残疾职业歧视与其他类型职业歧视案件合并统计,故
无精确分项数据。参见:http://www.uscourts.gov/stats/index.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7月26日。
췍ꢍꢂ以“残疾人保障法”为检索项,案例类型“全选”,全文检索北大法意“裁判文书、媒体案例并库检索”数据库,共搜得记录15
条,实际报告案例11件,其中残疾歧视案例3件,包括教育领域1件,公共服务领域2件,没有报告残疾职业歧视案例。以
“就业促进法”为检索项(其他条件相同)检索数据库,搜得记录1条,报告乙肝职业歧视案例1件。参见:http://www.
lawyee.net/Case/Case.asp,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7月19日。
췍ꢍꢃ参见《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
췍ꢍꢅ《就业促进法》第三十条将传染病源携带者作为与残疾并列的禁止歧视事由列出,意味着残疾与传染病等疾病是相互独立
的两个法律概念。
췍ꢍꢆ参见《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九条第一、二款。
췍ꢍꢇ参见《残疾人保障法》第七章。
参考文献:
[
1]BarbaraT.Lindemann,PaulGrossman.EmploymentDiscriminationLaw [M].BNABooks,2007.
2]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GeorgeRutherglen.EmploymentDiscriminationLaw—VisionsofEqualityinTheoryand Doctrine [M].Foundation
Press,2007.
4]Zimmer,Sullivan,White.CasesandMaterialsonEmploymentDiscrimination [M].7thEdition.AspenPublisher,2008.
5]马玉娥.就业残疾歧视研究报告[M]//蔡定剑.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周伟.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歧视法学术建议稿[J].河北法学,2007,(6).
7]蔡定剑.反就业歧视综合研究报告[M]//蔡定剑.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孟万金,刘在花,刘玉娟.推进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任重道远———四论残疾儿童教育公平[J].中国特殊教育,2007,(2).
9]高校招生自造“歧视门”规定一条比一条雷人[EB/OL].[2010-08-03].http://edu.163.com/09/0801/22/
FLPH71200293HCU.html.
[
[
[
[
[
[
[
[
5
[责任编辑:苏雪梅]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