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38卷第2期  
2
0113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8,No.2  
March,2011  
再论成都大生活作家的地方文化意识  
汪坚强  
(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成都610041)  
摘要:成都大生活作家是全球化语境中的地方文化书写者他们以蜀文化背景对普通人生活方式的崇尚为  
根基,标举现代都市文学的民间立场和专注于生活本身的文学构建方式和品格,使文学审美与地方性文化走向  
同一;在文学形象塑造方面,着意于主体性格宽容祥和坚韧倔强和敢为天下先的城市形象;在文学叙事内容方面,  
勾勒出城市普通人大生活的民间百态况景;在文学的表达方式上,追求语言的地方性口语化,借助方言以强化  
地域性形象。  
关键词:成都方式;城市性格;民间叙事;本土语言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1)02-0172-05  
成都地处川西平原,都江堰清澈的水文化和青城  
山享乐的道家文化共同滋养形成了成都人安逸闲适、  
淡定从容的生活追求和文化心态,以及享受生活不贪  
大欲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成都人热爱生活崇尚生  
,对生活的尊重犹如宗教般的执着成都大生活”  
在书写方式上独具特色,充满魅力,在全球化时代成为  
一道具有本土色彩的亮丽的都市风景线,标志着成都  
方式的城市文学书写这一真正的美学阶段的到来。  
成都方式:全球语境的地方文化书写  
成都地方文化可以说是围绕人的生活本身而链  
接的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的生活内容的总和所以,  
在成都作家中,乔瑜以大生活为自己的小说命名,大  
有为生活而摇旗呐喊之势他似在告诉读者,成都  
是一个看重生活本身的城市,成都人懂生活会生活,  
[
1]  
作家群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以个人生活的性情习  
染和本土情愫的潜移默化,在创作中自然流露出偏重  
于生活本身和表现生活激情的文学审美倾向,用以完  
[2]  
成对波澜壮阔的大生活情有独钟的文学书写向  
向宝云先生曾撰文说:“在当下的城市文学中,有一  
些关键词对其小说写作可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  
些关键词是,都市感觉城市文化市民意识……等等,  
这些语词的文化内涵如果同全球化语境内在地链结在  
一起,并且又能融合在本土文化的血肉之中,文学的城  
[4]  
并能处理好生活:“生活嘛,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朴  
素得近乎的生活哲理,铸就了成都人看重生活本  
身的活法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既是基于古老农  
耕文化对成都人生存方式的朴素概括,更是对现代都  
市化物质化欲望化场景和高节律生活淡定处之的一  
种生活态度哪怕重在书写成都这座城市历史记忆的  
车辐和罗清和,也不远离生活去进行社会意识形态的  
说教,而是用精细的笔触去描绘生活本身流沙河先  
[3]  
市书写无疑会走进一个真正的美学阶段。” 成都大  
生活作家群所代表的城市文学风尚,正是堆砌着这样  
一系列的关键词来讲述本土故事表现本土风情,特别  
收稿日期:2010-09-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地方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新世纪成都本土作家研  
———‘大生活作家群的地方文化意识”(川教函[2008]571,课题编号:08DFWH009-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汪坚强(1958—),,四川成都人,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172  
汪坚强再论成都大生活作家的地方文化意识  
[8]42  
生就无比惊叹地赞誉车辐的锦城旧事》:“此书太真实  
社会综合的反映” 。“大生活作家正是对成都这座  
[
5]  
,真实得近乎土。” 罗清和说他的方脑壳传奇之  
城市社会的综合反映中彰显出对人本意识的特别眷  
。  
所以淡化了文革背景,选择别人没有采用过的角  
[
6]  
” 。其实他们是看重生活的真实和选择以人的  
生活为对象的角度”,从而与成都文化中的大生活”  
观念相吻合,成为特具地方色彩的地标性符号。  
新世纪以来对成都这座城市的地标性符号的认  
大生活作家群追求波澜壮阔的大生活不是形  
而上地拔高生活本身,而是建立在对生活本身的尊重,  
对形而下的人物形象的势力开掘和塑造来完成以人  
为本的思想主题因此,“大生活作家的作品包容了  
,自慕容雪村以成都,今夜请将我忘记开始走红文 20世纪初到21世纪近百年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从  
坛以来,有太多的作者不畏抄袭的风险,成都,×  
少不谙事的稚趣孩童到经历坎坷的耄耋老人,从袍哥  
兄弟到情色男女,从商界大佬到游走打工一族,他们的  
生老病死婚丧礼俗职场竞争惩恶扬善之举等等,世  
间凡夫俗子遭遇之事应有尽有柳东说丁爷像一座  
”,直陈其下层劳动者的高大(乔瑜大生活》);桑格  
格说自己宝里宝气的性格,是成都女孩儿开朗透明  
的见证(桑格格小时候》);一朵朵祥云时常出现在锦  
江上空,隐喻着陈罗汉为代表的府南河子弟信守人格  
的尊严和发奋图强(罗清和成都方脑壳传奇》);民间  
艺人在强势文化歧视中奋力求生(车辐锦城旧事》);  
官场职场情场中的虾子”(老樵成都虾子》、聂作平  
×
×”的篇名模式,开宗明义地标榜对成都故事的情  
有独钟,描绘现代都市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倾力打造文  
学叙事的成都方式,让成都人的生活在文学叙事中活  
了起来如余肖华的成都往事不光在书名上尽得其  
地标性优势,还在封面上题写继慕容雪村之后最具有  
地标性的都市情感力作字样,足见成都这一地标  
已经成为太多作家亲近的标志性名片近十年来,可  
以罗列的作家大致有车辐乔瑜罗清和王跃文迪、  
老樵洁尘骆平余肖华慕容雪村陈家桥陈之秀、  
何小竹何大草安逸白沙曹蓉李江树聂作平桑  
格格彭启羽吴明宏袁远邹廷清吕志刚等人,都有 自由落体》);“妖性十足的都市丽人(白沙成都,说  
成都这张地标性名片的自觉,有对书写成都故事的  
选择和追求,有对表现生活的尊重和对文学叙事的真  
,形成了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学创作的成都  
方式。  
爱烫嘴》、袁远与埃克跳舞》)……把普通民众的外在  
形象和内在品质都镌刻上了地域文化的标签这些人  
物群象都充分证明了一点,对生活的尊重是建立在对  
人性尊重的价值判断之上的永恒的文学主题。  
所以,“成都方式首先该当是一种生活方式,即建  
立在蜀文化背景和生命哲学的一种生存方式正是基  
于对普通生活方式的崇尚,造就了全球化语境下文学  
的本土叙事,造就了文学品格中现代都市文学的民间  
立场和专注于生活本身的文学构建方式,使地方性  
文化与文学审美走向同一因此,文学意义的成都方  
是要在文学形象上塑造主体性格宽容祥和坚韧倔  
强和敢为天下先的城市形象;是要在文学叙事内容方  
面勾勒出城市普通人大生活的民间百态况景;是要  
在文学的表达方式上追求语言的地方性口语化,借助  
方言以塑造鲜明的地域性形象。  
对人的尊重和对人性的认同铸就了成都这座城市  
的人文性格,并造就了一批写普通人生活的作家在  
这座充满了磁性性格的城市里,具有高度的包容性的  
人文环境赢得了许多外地作家的高度认同,并成就了  
自己的事业阿来柳建伟麦家就是在成都这块福地  
问鼎茅盾文学奖乔瑜慕容雪村老樵袁远陈家  
陈之秀等人能如数家珍般地讲述成都故事他们  
不光熟悉成都,应当说他们与成都地域风情的融合和  
认同,已经潜移默化本土化了,很难说他们就不是成  
都人慕容雪村说成都幽默而不浮躁”,“就像是一张  
[9]  
稍带疲惫的微笑的脸,亲切从容闲适,让人安慰” ,  
应当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是充满情感的表述在土  
生土长的成都作家中,车辐当然是一个领军人物,罗清  
曹蓉何大草王跃洁尘骆平白沙桑格格等人  
通过文学视野关注成都人的生活,在他们身上有先天  
的本土文化优势,能够把最纯正的成都乡风民俗方言  
俚语运用于文学叙事车辐笔下的袍哥礼俗罗清和  
笔下的街娃儿骆平笔下的耳朵男人白沙笔下的  
城市性格:人本意识关照下的形象体系  
城市性格的形成既来源于滋养这座城市的天时地  
利等自然因素,也来源于层层相因代代相传所积习的  
诸多文化因子。“中国没有哪一个城市,像成都那样,  
刚好处于梦与真的交汇点正因为如此,她把理想世  
[7]  
俗化,同时把世俗理想化。” 蜀文化成就了这种把理  
世俗合一的境界,赋予这座城市文化的凝聚力  
和辐射力,符合作为一座具体的城市是性格的,这是 剩女”、桑格格笔下的调皮女童等,无不栩栩如生何  
17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满子先生评价车辐的锦城旧事:“我认为,这部小  
动态和过程;第四,它所建构的艺术空间美学品格本  
说的最大价值是在通过其代表流浪艺人的遭遇勾画出  
土风情与格调,都是建立在成都这一狭小的都市文化  
包容和规范下的文化行为,有别于注重社会主流意识  
宏大叙事”。  
[
10]  
了百科全书式的成都风俗画,旧成都的完整性格。”  
所以,打造成都性格和展示成都性格几乎成为了大生  
作家群一致的追求。  
于是,“大生活作家群的民间叙事在内容方面,注  
定了它一定是面对市井小人物及其生活场景的真实描  
绘方面和努力实现道家生命哲学的现世生命力这个  
成都生活的稳定性结构方式并没有给大生活作  
家太多的禁锢,相反标新立异却是他们进行文学书写  
的大胆实践首先是网络写手李江树在桂林书市通过 民间的生命力并不表现在受赐于外界的幸福和拯  
美女沐浴的行为艺术进行图书发布,一度引发较大  
争议;后来,老樵在琴台路插标卖稿,把出版发行渠道  
的狭小势利,狠狠地幽了一默不管是李江树借书而  
行商,还是老樵借稿而谋名,他们的成功都是这个城市  
造就的文化给予的勇气。  
救之中,恰恰是在日常生活中为抵抗化解苦难和绝望  
[13]  
而生的超凡的忍耐力和乐观主义” 。比如,在成都  
故事的书写中有很多打麻将的描写,但是,乔瑜大生  
中的主人公柳东却没有一次打麻将的具体描写,尽  
管作品是以柳东梦中打麻将开始叙事的柳东是一个  
下层人物,诚实厚道和乐于助人,作品中无数次运用  
了一个麻将术语划船来对柳东进行心理行为和待人  
做事的安慰和规范,把成都人抵抗化解苦难和超凡的  
忍耐力通过柳东形象的描绘表现了出来,借以说明打  
麻将不仅仅是一种被成都人广泛认同的休闲娱乐方  
,也是一种特别的生活节律下的哲学思维方式,更是  
作家虚化生活的艺术之笔在文学叙事中找到了符合人  
物身份的处世之道。  
民间叙事:蜀文化浸染的都市大生活”  
小说源于民间,“民间叙事构成了小说最基本的  
修辞元素但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史,曾经把  
小说的叙事与精英文化意识混杂在一起,小说的主题  
提升和理性训化在很长时间范围里垄断了小说的审美  
选择和判断直到老舍赵树理还原了小说的本位身  
份以后,小说的民间叙事才得以恢复和受到重视那  
,什么是民间和民间叙事呢? 陈思和先生曾把民  
定义为三个层面:第一它是游离于国家权力控制之  
外的弱势形态并有自己的独立历史和传统”;第二,  
大生活作家群的民间叙事还表现在对人的欲望  
的大胆书写方面因为,“欲望,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  
神的,是对生命的肯定没有欲望就没有生命,没有人  
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第三,它拥有民  
[
14]340  
主性的精华与封建性的糟粕交杂在一起,构成了藏污  
的欲望就没有人的生命” ,所以乔瑜大生活能够  
直面柳东对小张姐姐的欲望书写,文迪成都粉子不  
避讳对女性的色情期待,王跃南方浮华》、聂作平自  
由落体》、老樵成都虾子》、安逸介茉男女等等都涉  
及都市男女的暧昧情感,都不避讳对欲望的叙述。“欲  
望的叙述要达到两个目的:给心灵以家园,给社会以秩  
[11]12  
纳垢的独特形态” 。这似乎在说明民间意识在  
文学书写中所拥有的某些特权和意义江帆先生说:  
民间叙事应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它既是民众的一种  
行为方式,又是民众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是广大民众  
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理  
[12]3  
[15]2  
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方式和渠道。” 从这个意义  
” 。这是对人的价值时代最有人性的民间元秩序  
上来理解成都大生活作家的民间叙事,首先它突出  
的书写,也是对现代都市纸醉金迷现世存在的写真。  
地标举民间这一指向性标尺把叙事的视角定位于社 欲望叙事本身并不可怕,相反,性欲物欲俗欲等本  
会下层最基本的人群,以具体的个人的现世观和生活  
诉求为出发点和终极目的(不是先验的终极的形而  
上的),叙述平民世界普通人的生命历程;其次,它在文  
化取向方面与关注社会主流文化的精英化思维方式划  
清了界线,强调事物的边缘性具体性和多元性,秉承  
来就是人道主义与人文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问题的  
关键在于作者在文本中有意或无意地渗透了怎样的价  
[16]321  
值观” 。  
大生活作家群的民间叙事在文学审美品格方面  
重视故事性传奇性因素,遵循文学的大众消费规律以  
中国通俗文化传统的余脉,指涉的是社会底层普通老 好看为原则的文学观强烈的故事性是小说叙事中  
百姓的生活空间,以特别的亲和力表现底层趣味,突出  
民间草根意识和俗文化的价值取向;第三,它在功能上  
总是以特定地域空间为平台,蜀文化就像平静流淌的  
锦江水波,涤荡漂染着作家在特定语境中展示叙事的  
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的关键所在民间故事尽管偏重  
于俗态的小市民意识,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释放生  
存焦虑,并把作家个人身份的认同,加速人格分裂和欲  
望释放,精英化价值判断的淡化和通俗化娱乐功能的  
174  
汪坚强再论成都大生活作家的地方文化意识  
性语言交际工具,它具有强大的地域文化特征本土  
强化,构成了普通老百姓的价值时代。“从发生学的角  
度来看,民间叙事本是人们的行为和思维在其所直观  
感知的生活世界的一种构形,人的行为和所处的时空  
背景相互作用,相互阐释,才产生叙事的意义因此,  
叙事文本展演的一定区域内的民众生活图景便体现为  
一种文化的行为体系,叙事空间也可以视为区域性小  
文化的阐释需要通过方言来加以诠释和充分的表述,  
才能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才能彰显其丰厚的文化内  
涵和凸现地域文化风情的主旋律对于一座城市来  
,可以说方言就是这个城市的音乐形象从文学审  
美的视角来说,方言的运用也就成了集时代元素地域  
风情语词时尚和表现自我为一体的突破口颜歌在  
解释小说五月女王时说:“小说中我尝试用方言写  
,想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达到和谐用方言的时候  
是真实的我,用方言是我生猛的原始的直接的状态。  
方言是我的童年,我特别想在写作过程中解决的就是  
[17]  
传统社会的缩影” 。比如,车辐笔下的袍哥社会、  
罗清和笔下的沦落者世界乔瑜笔下的下层劳动者吕  
志刚笔下的职场竞争桑格格笔下的童稚理想境界文  
迪笔下的情色男女老樵笔下的漂流一族”、洁尘笔下  
的情场失落者,等等,都是在成都这座城市的区域性小  
传统社会中进行的叙事。  
[20]  
方言,想从方言中找到突破口。” 显然,这是作家在  
创作实践中进行方言写作的真实体会。  
大生活作家的民间叙事也注重一种在活态民间  
叙事中以身体动作为主要媒介进行民间行为叙事这  
种以行为为载体的叙事很接近艺术上的行为艺术”,  
但却是有重要区别的,后者是把象征性意义明确地蕴  
涵于行为本身,以达到抽象概括现实世界的某些本质;  
而作家的行为却是为叙事本身,如老樵插标卖稿显  
然是成都虾子人物事件的再现式叙事陈思和在论  
述莫言小说叙事时说:“他的小说叙事里不含有知识分  
子装腔作态的斯文风格,总是把叙述的元点置放在民  
大生活作家的方言叙事最能充分地体现特定时  
代的地方文化痕迹林文询先生认为,“方言代表着一  
个时期的文化精神,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民俗生活信  
[21]  
,具有很强的活化石价值” 。车辐在叙事与方  
言运用中表现的是20世纪初成都社会各阶层,由于袍  
哥势力在民众中的特殊作用,袍哥用语和方言时时交  
替出现,自然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迹;罗清和写建国后极  
左路线背景下的黑五类子弟的艰苦生活,政治术语  
的民俗化方言用词的政治化和习惯用语的政策化,都  
带有鲜明的阶级斗争年代的时代特色;乔瑜则站在新  
世纪与世界经济接轨为时尚的时刻,对社会底层艰辛  
求生者追求个人尊严的关注,不是简单的同情和单调  
的声援,而是借助方言词汇的表述,增强他们的自我意  
志来体现人格的自觉与自主,因为本土的语言最能表  
示自觉与自主,而自觉与自主正是民族自尊之所  
[18]179  
间最本质的物质层面———生命形态上启动发轫。”  
显然,老樵的行为叙事本身就是对知识分子装腔作势  
的斯文风格的反叛,是城市民间像虾子一样的藐小人  
物的生命形态启动发轫”。  
大生活作家的民间叙事在表达方式方面呈现出  
自由表达和自在状态,这里要特别提到网络空间所给  
予的支撑。“大生活作家多数都是以网络写手的身份  
出现在文坛,获得了比较多的点击率而暴得大名,在网  
络的自由空间获得了自主自为的表达,实现了民间文  
化传承的自由空间如果从文学接受的视角看自由  
自在思维体系下普通民众对熟悉的生活原型所给予  
期待”,生活被文学化的过程正是接受者获取共鸣  
的审美过程意味着人类原始的生命力紧紧拥抱  
[22]342  
” ,这也是这个年代所独具文化色彩的遗迹。  
大生活作家群通过本土方言来塑造人物形象是  
出于对作品人物的尊重和艺术还原文学是人学的美  
学原则罗清和用方脑壳塑造了一群土眉土眼的  
府南河畔的街娃儿”(《成都方脑壳传奇》);文迪把粉  
用于肤白妖娆的漂亮女子(《成都粉子》);老樵把  
生活本身的过程,由此迸发出对生活的爱憎对人类欲 虾子用于勤奋善打拼的渺小男人(《成都虾子》);桑  
望的追求,这是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范,任何政治律  
条都无法约束,甚至连文明进步美这样一些抽象概  
念都无法涵盖的自由自在在一个生命力普遍受到压  
抑的文明社会,这种境界的最高表现形态只能是审美  
格格在大街上痛骂三轮儿”“瓜娃子”(《小时候》);洁  
尘让诗人野崖追求女主人公时开口称呼操妹儿”(《酒  
红冰蓝》);乔瑜写柳东眼中的美女洪雨这个婆娘之漂  
,之巴适,之不摆”(《大生活》)。这种把人物的口  
习惯个性刻画行为描述上均有意识地融入了大  
量地域的民间语言元素,使民间语言的运用与地域文  
化精神的表现紧相维系相为表里,让人们在特定的语  
语态语意语境之中,感受到不同地域独特性的、  
[
19]4  
” 。  
本土语言:彰显文化内涵和凸现地域文化风  
情的主旋律  
本土语言是以方言口语为主体并自成体系的区间  
17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3]62  
整体性的文化氛围,从而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 。  
最后,“大生活作家运用方言进行写作都充分考  
虑了读者接受时怎么去实现方言的可接受性,即用什  
么样的文本方式去与读者勾通车辐罗清和乔瑜、  
桑格格等善于从方言叙事入手,着力去捕捉生活中最  
能代表地域文化特征的附着物,对它进行方言句式的  
关照,让小说文本体现出一定的美学价值。《锦城旧  
》、《成都方脑壳传奇大生活的叙事写景对话  
和人物塑造等,都是在充分的方言语词中完成的。《锦  
城旧事一律采用方言与袍哥用语的杂烩,几乎每一段  
文字都涉及语词的标注,每一个页面都有旁批式的解  
;《成都方脑壳传奇的文本方式是把注释放置于每  
一章节的末尾,懂方言语词的读者大可不必去翻动书  
,可以没有障碍的阅读下去,而不懂方言的读者在阅  
读过程中时时都要来回翻动书页,给阅读带来了一些  
麻烦;《大生活中的方言不可谓不多,但在叙事文本的  
设置中,加入了对方言土语的解释,一方面让读者读  
,另一方面在解释方言时融入了第三者对方言的感  
,让叙事文本充满谑趣和幽默余肖华的成都往  
中出现的方言,在小说文本上采用了括号注解的方  
,在阅读方面也给予了读者很多的方便。  
参考文献:  
[1]汪坚强.成都大生活作家的地方文化特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5).  
[2]乔瑜.大生活[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9.  
[3]向荣,向宝云.打造小说川军建设文化强省———四川小说的创作态势与可能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5,(4).  
[
4]流沙河.车先生外传[M]//车辐.锦城旧事.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  
5]后记[M]//罗清和.方脑壳传奇.伊犁:伊犁人民出版社,2005.  
6]成都,耍家天堂[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
[
[
[8]慕容雪村.以聊天的方式写作———与慕容雪村谈成都,今夜请把我遗忘》[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  
chinese/RS/234720.htm.  
[
9]何满子.序车辐锦城旧事》[M]//车辐.锦城旧事.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  
10]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1]江帆.民间口承叙事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
[
[12]江帆.民间叙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以故事家谭振山的叙事活动为对象[EB/OL].中国民俗学网,http://www.chi-  
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3411?.  
[
13]冒建华.从城市欲望到精神救赎:当代城市小说欲望与审美关系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14]程文超.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
[
[16]江帆.走进文化持有者的真实世界———对著名民间故事家谭振山20年追踪研究的田野感言[EB/OL].民俗文化研究中  
,http://mszx.mnu.cn/E_ReadNews.asp?NewsID=255.  
[
17]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8]王光东.朴素之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19]舒晋瑜.颜歌:我是骄傲的80[N].中华读书报,2009-05-27(19).  
20]王聪.本周上墙成都方言增色非遗公园[N].成都商报,2007-11-27(21).  
21]谢国平.语言学概论[M].台北:三民书局,1985.  
22]黄永林.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
[
[
[
[
[23]汪坚强.叙事策略民间人物及其审美品性———比较锦城旧事》、《成都方脑壳传奇小时候的方言叙事[J].四川师范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责任编辑:唐普]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