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第2期
2
011年3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8,No.2
March,2011
《厨院新池记》作者新考
张晓芝,黄大宏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摘要:明李宾所编《八代文钞》之《李遐叔文抄》将《厨院新池记》一文归于李华名下,四库馆臣编纂《四库全书》
时,所辑李华集亦有《厨院新池记》一文,而最早记载此文的《文苑英华》却将作者题为李玄卿。《厨院新池记》的作
者既非李玄卿,亦非李华,而是李幼卿。《文苑英华》所题李玄卿为李幼卿之形讹。
关键词:《厨院新池记》;李玄卿;李华;李幼卿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1)02-0103-03
[6]3633
《
厨院新池记》一文作者系谁,历来说法不一。 “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
考李勉事
最早记载此文的文献是《文苑英华》卷八二八,作者
迹,与《厨院新池记》所载抵牾之处甚多。
[
1]4372
题为李玄卿 。之后,宋元之际邓牧的《洞霄图
《记》云:“予与吴天师采真洞府,朝夕窥临,莹澈
心胆,滑昏潜遁,事苟惬于心,则与登姑苏望五湖而
齐矣,故因碑籀余地,刻而志之,犹诗人有泌泉之
作。”吴天师指吴筠,唐代著名道士。据史书记载,吴
筠因举进士不第,乃入嵩山,师事潘师正为道士;安
史之乱后,吴筠东游会稽,隐于剡中。文中说李玄卿
与吴天师(筠)交游,并不符合事实。《旧唐书》记载,
李勉“(大历)四年,除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
志》卷六亦收录此文,末署“大历五年岁号阉茂八月
[2]75
一日处士李元(玄)卿记” 。可至明李宾所编《八
代文钞》之《李遐叔文抄》,第一次将此文明确归于李
3]342ꢁ436
[
华名下
。清代所编《全唐文》,将此文归在李
勉(勉字玄卿)名下,但却加按语曰“是篇一作李
[4]4458
华” 。随后四库馆臣在编纂《四库全书》之时,
辑出《李遐叔文集》(李华,字遐叔)四卷,于“记”文体
[
5]65
[6]3635
之下收录《厨院新池记》一文 。至此,《厨院新池
记》作者从李玄卿变归李华。
使” 。同书卷一百五十七《王翃传》载有王翃请
李勉出兵援助其光复容州未果一事,此事尤能说明
问题。文曰:
这里有个转变,即明李宾认为《文苑英华》记载
《
厨院新池记》的作者为李玄卿有误。这一发现可以
(翃)大历五年迁容州刺史、容管经略使。
自安、史之乱,频诏征发岭南兵募,隶南阳鲁炅
军。炅与贼战于叶县,大败,余众离散。岭南溪
洞夷獠乘此相恐为乱,其首领梁崇牵自号“平南
十道大都统”及其党覃问等,诱西原贼张侯、夏
永攻陷城邑,据容州。前后经略使陈仁琇、李
抗、侯令仪、耿慎惑、元结、长孙全绪等,虽容州
刺史,皆寄理藤州,或寄梧州。
说是独具慧眼。然他将此文归于李华名下,实亦有
误。又四库馆臣未详查之下,亦将此文收归李华,实
则以讹传讹。《厨院新池记》一文既非李玄卿所作,
亦非李华所为,此文作者当为李幼卿。
一
《厨院新池记》非李玄卿所作考
《文苑英华》卷八二八将《厨院新池记》一文署名
李玄卿。据《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一《李勉传》所载:
收稿日期:2010-09-19
作者简介:张晓芝(1985—),男,山东蓬莱人,西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
黄大宏(1969—),男,陕西汉中人,文学博士,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10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及翃至藤州,言于众曰:“吾为容州刺史,安
得寄理他邑!”乃出私财募将健,许奏以好爵,以
是人各尽力。不数月,斩贼魁欧阳珪。驰于广
州,见节度使李勉,求兵为援。勉曰:“容州陷贼
已久,群獠方强,卒难图也。若务速攻,祗自败
耳,郡不可复也。”翃请曰:“大夫如未暇出师,但
请移牒诸州,扬言出千兵援助,冀藉声势成万一
的内容。下面我们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李华行迹,陈铁民先生《李华事迹考》已有考证,
可兹参阅。这里主要以大历五年为原点,考求李华
大历年间行迹。李华《杨骑曹集序》云:“永泰二年,
余旅疾延陵,故人之孤,更来候余……候余小间,捧
[5]13ꢁ14
君之集十卷……咨余为序。”
可见永泰二年,
李华居于润州延陵县(今江苏丹阳西南),永泰二年
即大历元年。又李华的《著作郎赠秘书少监权君墓
表》云:“君姓权氏,讳皋……大历元年四月某日,不
幸逝于丹徒,因殡焉。……华因病风,扶曳而往哭
[
6]4143ꢁ4144
之功。”勉然之。
据《旧唐书》所记,大历四年李勉出任广州刺史
兼岭南节度使一职,大历五年仍任此职。李勉身在
广州,不可能与吴筠“登姑苏望五湖”(姑苏在今江苏
吴县西南)。以李勉生平事迹来看,他一生均在官
场,曾官至宰相,俗物繁杂,未曾与僧人、道士有所交
往。所以李勉更不可能与吴筠“朝夕窥临”新池,而
写下此文。因而,《文苑英华》所署的李玄卿并非李
勉。
[5]68
之。” 可知大历元年四月,李华在润州治所丹徒
县(今江苏镇江)。陈铁民先生据李华《润州天乡寺
故大德云禅师碑》一文,考证李华去官“客隐山阳(今
江苏淮安市楚州区)”的时间,不早于大历二年。若
此时间大体不错,那么李华自大历二年后就辞官归
隐山阳。《新唐书》所记“(李华)苦风痺,去官,客隐
山阳,勒子弟力农,安于穷槁,晚事浮图法,不甚著
那么,除李勉外,是否有人名唤李玄卿呢?查阅
各种史料文献,其中并未有名为李玄卿的任何记载,
[7]5776
书” ,事实不误。李华又有《太子少师崔公墓志
铭》:“少师讳景晊……大历四年,龟筮从吉,嗣子圆,
尚书右仆射赵国公,哀奉先少师夫人之裳帷,合祔于
《
文苑英华》是关于此人名的最早记录。而且查检
《
文苑英华》所有篇章署名规律可以发现,其所收篇
[
5]65ꢁ66
章的作者皆称名而不称字,《全唐文》根据李勉字玄
卿,而将《厨院新池记》一文归于李勉名下,亦是大
误。据此,可以断定李玄卿当为误记。
河南北邙山某原,礼也。” 《唐赠太子少师崔公
神道碑》也有同样记载。二文皆作于大历四年,时李
华当隐居在山阳。陈文考《送张十五往吴中序》作于
大历七年,《序》云“邯郸遐叔,风病目疾,家贫不能具
药,爰以言自医……今贤士君子多在江淮之间,吾见
二丈夫,必开馆拂席,聆相如之玉声,尽家之有无
二
《厨院新池记》非李华所作考
按《厨院新池记》作于大历五年(大历共十四
年)。而《新唐书》卷二百三记载李华“大历初
[
7]5776
[5]16
卒” ;又《宋高僧传》卷一四《唐洪州大明寺严峻
传》记:“(大历)四年春,洪州刺史李华员外延入大明
寺住止。三月中,俄命沐浴换衣,举望空虚,合掌而
也” ,一则说明李华已处疾病缠身的晚年,二则
说明李华依然在江苏,“今贤士君子多在江淮之间”
可证。
[
8]351
逝,春秋五十九。”
可见大历四年李华就已经辞
综上可知,李华自大历二年(或稍前)至大历七
年确在苏州,也曾在吴县呆过,但却未曾“登姑苏(今
江苏吴县西南)望五湖”。《厨院新池记》中提到的吴
筠,是位道士,李华崇尚佛教,毕其一生未曾与道士
交往。对于吴筠,《佛祖统纪》有段记载云:“玄宗
世,此文作于大历五年,当非李华所作。
[9]460
又据陈铁民先生考证,李华卒于大历九年 。
陈铁民《李华事迹考》据李华存世作品,详加系年,发
现李华有大历六年至八年的作品,由此认为梁肃《为
常州独孤使君祭李员外文》所言“维大历元年五月 (时),道士吴筠造论毁释氏,浙西观察使陈少游请神
[
10]经号2035,卷49,0129
日,朝散大夫守常州刺史赐紫金鱼袋独孤某,谨以清
酌之奠,祭于故尚书吏部郎赵郡李遐叔三兄之灵”的
邕法师,面决邪正,筠竟败北。”
对于
一个诋毁佛家的道士,李华是不可能也不屑与其交
往的,更不用说“与吴天师采真洞府,朝夕窥临,莹澈
心胆,滑昏潜遁,事苟惬于心”了。《厨院新池记》非
李华所作,可证矣。
“大历元年”当为“大历九年”之误。陈文考证详实,
论据充分,这一结论为学术界所认同。按照陈文所
考李华卒于大历九年,那么《厨院新池记》有可能是
李华所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要想论证《厨院新
池记》非李华所作,涉及到李华的行迹以及记中记载
三
《厨院新池记》作者系李幼卿
李幼卿,生卒年不可考,大约与萧颖士、李华同
104
张晓芝黄大宏《厨院新池记》作者新考
时,年岁稍晚。事迹不详,只知幼卿曾与萧颖士、独
职之前的一段时间,其应该居住在江苏义兴。义兴
与姑苏隔太湖相望,所以李幼卿很可能与吴筠同登
姑苏。
孤及有所交往。《新唐书》卷二百二记载:“颖士乐闻
人善,以推引后进为己任,如李阳、李幼卿、皇甫冉、
[
7]5769
陆渭等数十人,由奖目,皆为名士。”
毘陵集》卷十七《琅琊溪述并序》记载:“陇西李幼
卿,字长夫,以右庶子领滁州……是岁大历六
据独孤及
李幼卿与吴筠私交甚密。吴筠《天柱山天柱观
记》云:“宝应中,群寇蚁聚,焚热城邑,荡然煨烬,唯
此独存,非神灵挟持,曷以臻是。州牧相里造,县宰
范愔,化洽政成,不严而理,遗氓憬附,复辑其业。筠
与逸人李玄卿(此处又作李元卿,皆误),乐土是安,
舍此奚适,恐将来君子,靡昭厥由,故覈而志之,表此
《
[11]376
年。”
可知,李幼卿陇西人,字长夫,唐太子庶
子,大历六年任滁州刺史。序中还提到李幼卿与法
琛法师在琅琊山上兴建了宝应寺,曾作五言诗刻石
传世,这是所知李幼卿有确切纪年的唯一事迹。王
禹偁的《小畜集》卷五《八绝诗有序》,欧阳修的《欧阳
文忠公集》卷五十三《石篆诗并序》,均有关于此事的
记载。
[4]9648
贞石。”
这里的逸人李玄卿值得玩味。玄,因避
讳改为元,玄卿、元卿实为一人。前已说明,李玄卿
史无其人,此名乃《文苑英华》错题。李玄卿当为李
幼卿之形讹。按吴筠有《建业怀古》诗,云:“极目梁
宋郊,茫茫晦妖氛。安得倚天剑,斩兹横海鳞。徘徊
李幼卿身在滁州,怎会与吴筠同登姑苏呢? 据
[13]9711
《唐诗纪事》卷二十七记载:“幼卿,字长夫,陇西人,
江山暮,感激为谁申?”
写的是安史之乱避居江
大历中,以右庶子领滁州。别业在常州义兴,曰玉潭
[12]933
苏南京事,两《唐书》亦有记载。所以吴筠安史乱后
避居江南当属无误。又《天柱山天柱观记》所提到的
范愔、李幼卿与《厨院新池记》刚好吻合,从吴筠与李
幼卿“乐土是安”可以推知二人确为至交,《厨院新池
记》中说“朝夕窥临”可证。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厨
院新池记》实为李幼卿所作。
庄,在滁州时,以书托独孤至之。” (按:常州义
兴,即今江苏宜兴。)玩味《唐诗纪事》所言,前一句是
对李幼卿生卒年不可考、事迹不详的总体概括;后一
句则是对其具体细节的一些记载。根据后一句判
断,李幼卿在江苏常州义兴的第宅称为“别业”,是相
对其出生地陇西而言的。因而,在李幼卿到滁州任
参考文献:
[
1]李昉.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邓牧.洞霄图志[G]//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3]李宾.八代文钞[G]//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
4]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李华.李遐叔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6]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赞宁.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7.
9]陈铁民.李华事迹考[C]//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文学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志磐.佛祖统纪[G]//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32.
11]刘鹏,李桃.独孤及集校注[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7.
12]王仲镛.唐诗纪事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3]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
[
[
[
[
[
[
[
[
[
[
[
[责任编辑:唐普]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