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38卷第2期  
2
0113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8,No.2  
March,2011  
论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及灾后开发利用  
毛丽娅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成都610068)  
摘要: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名山,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五A级旅游区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开发青城山道教  
文化资源,对于推动青城山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对青城山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开发利用中  
尚存的问题,并结合青城山灾后重建,提出一些深度开发利用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四川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灾后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F592ꢀ7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1)02-0044-07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是道教十大  
[1]57  
道士们修道祀神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如果说  
洞天福地是一种较大的修行空间,那么宫观则是较  
洞天之第五洞天”,名曰宝仙九室天” ,是我国  
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五A级旅游区,2000  
11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伴随着青城  
山旅游业的发展和灾后重建,世界遗产地如何进一  
步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仍是需要深入思  
[6]370  
小的修行空间” 。道教认为,道教宫观的建筑是  
模仿天上神仙所居住的殿堂所建造的,即是法彼上  
[7]745  
,置兹灵观” 。  
道教宫观建筑是道家道教天人合一思想的  
具体实践道法自然出发,青城山的宫观建筑  
都以洞天福地的自然态势作为布局的基础,往往依  
山就势,见水修桥,因高为殿,就洞为宫,灵活布局,  
不强求严格贯穿的中轴线,而在隐奇上下功  
各宫观都恰好地融入峰涧之间,不  
仅在大环境上依山就势,而且局部处理上不动山石  
岩基,建筑疏密得当,错落有致于是不难看出山上  
宫观多是满山青翠中透出几点红墙青瓦如位于青  
城山腰的古常道观(天师洞),山门建在高高的陡坎  
,长长石级直通重楼叠阁,两旁柳松挺拔,青龙殿、  
白虎殿掩映其间,“宫观建筑与自然山势相互协调,  
[2ꢁ3]  
考和研究的课题 本文依据文献记载,结合实  
地考察,对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及其深度开发利用  
进行探讨。  
丰富的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  
青城山自古以山色清幽著称,素有青城天下  
之美誉山中林木葱茏,古树参天,溪涧纵横,山  
润岩湿,流泉常年不断诗圣杜甫有自为青城客,  
[4]卷十  
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的诗  
宋代大诗人陆游以云作玉峰时北起,山如翠浪  
[5]卷八  
尽东倾”  
赞誉青城山不仅如此,道教在青城  
山长期孕育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道教文化遗  
,形成了极其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  
[8]184  
整体布局和谐自然” 。  
1
.道教宫观建筑及楹联  
青城山的古建筑以道教宫观为主,道教宫观是  
青城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观  
有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圆明宫玉清宫  
收稿日期:2010-10-10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编号:06DFWH005)之研究  
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毛丽娅(1965ꢁ),,四川乐山人,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  
44  
毛丽娅论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及灾后开发利用  
,其中天师洞和祖师殿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这  
些宫观建筑给青城山注入了道教文化气息,打上了  
道教神仙信仰的烙印此外,整个青城山景区有各  
种风格和造型的亭阁百余处,从山麓至峰  
,栈道丹梯石桥时相勾连,亭阁牌坊星罗棋布  
于游山道上,供人游憩亭阁的建造随景而设,建筑  
多取材自然,不假雕饰,枯树柱树皮瓦竹木栏,与  
山林岩泉融为一体,朴实幽致。  
洞经古乐是道教音乐的流派之一一千多年  
,青城山洞经古乐一直在民间流行,是正一教火居  
道士在民间禳灾祈福时必备的仪轨活动它始于唐  
,盛于明清早期主要在文昌宫和民间法会演奏;  
清晚期以后作为民间音乐,在农村各种祈愿活动和  
城镇社会活动中被广泛使用30,青城洞经礼  
乐部青城山大道演艺团青城洞天仙乐团青城洞  
经古乐团等团体,就是以长期活跃在青城山周围的  
道教及民间音乐家们为主组成的青城洞经古乐保  
存了大量唐宋甚至更久远的古乐,是我国民间音乐  
的活化石,现存乐曲80余支。2008,青城洞经古  
乐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6,成都道教音  
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城山宫观中众多的楹联充分反映了道教文  
,尤其是古常道观(天师洞)楹联石刻之多,文辞之  
优美,书法之神妙,道理之深邃,都居道观之冠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常道观三清殿题有道德经中的  
名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  
,道法自然”。在全球性生态危机十分严重的今  
,“道法自然的思想值得借鉴三清殿楹联:“事  
此外,青城山道乐与蜀派古琴亦相互促进清  
代著名的蜀派古琴大师张孔山于咸丰年间(1851ꢁ  
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 1861)在青城山中皇观当道士,张孔山在悟道的同  
”,引人深思古常道观山门联:“胜地冠两川,放  
眼岷峨千派绕;大名尊五岳,惊心风雨百灵朝。”青城  
山山门楹联:“看三十六峰,雨晴浓淡元章画;有百零  
八景,行吟顾步少陵诗。”气势恢宏,生动描绘了青城  
山的风貌以及青城山在全国名山胜水中的地位和影  
老君阁楹联:“寡欲清心求道统,无为自在嗣全  
。”倡导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  
,劝诫人们抛弃那种过度的消费型价值观,树立适  
度消费观念特别是四川通江李善济于清宣统二年  
,潜心研究古蜀琴艺术由他传谱的古琴曲流  
》,创用了七十二滚拂流水曲技此曲在1977  
年被美国录入镀金唱片,由太空飞船旅行者二号”  
带上太空此外,由他传谱的琴曲还有高山》、《化  
》、《醉渔唱晚》、《潇湘夜雨渔樵问答,皆渗  
透着道家的旨趣青城山道人会古琴者不乏其人,  
[9]165  
现存古琴两张 。  
3.青城山丹道与气功  
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神仙思想中山中有仙的  
信仰,但不再局限于幻想去海中神山寻求仙药,而是  
把修仙和采药炼丹之地转向了地上名山葛洪抱  
朴子内篇卷四金丹:“又有岷山丹法,道士张盖  
蹹精思于岷山石室中,得此方也其法鼓冶黄铜,以  
作方诸,以承取月中水,以水银覆之,致日精火其中,  
(
910)所撰书的青城山长联,体制宏大,气势磅  
原题于天师洞,今已移至建福宫后殿每联  
97394里  
1
,
全联  
1
舆图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蜀地山水的热爱之  
,下联以上下四千年文物为中心,历数青城轶  
,以抒怀古思幽之情和人生抱负。  
[10]78  
长服之不死。”  
而岷山第一峰即是青城山,历来  
2
.道教音乐  
是道教西蜀丹法的中心炼  
丹出名早在晋代,青城山道士皇甫士安就著有养  
生丹诀一卷葛洪说,“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  
道教音乐是道教斋醮法事中使用的音乐,它是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城山道教音  
乐历史悠久,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声乐主  
要有韵曲吟诵曲朗诵曲三种形式其中,韵曲是  
一种旋律性强调式调性明确音阶形式与曲体完  
采用咏唱形式演唱的道教歌曲目前,青城山道  
教音乐中使用的韵曲仍保留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北  
(全真正韵)和南韵(广成韵),其中南韵极富四川  
地方音乐特色,以细腻含蓄见长器乐有细乐和大  
乐之分。  
[10]85  
名山” ,并列青城山为可以合作仙药的名山之  
炼丹道士以丹砂铅和其它药物矿物为原料,  
放在炉鼎中烧炼,以求制成仙丹”、“灵药”,认为人  
服之可以治病强身,延年益寿,羽化成仙。1989年  
出土的宋碑薛仙洞记,唐天宝中,道士薛昌在青  
城天国山炼丹成仙。《仙传拾遗,唐开成年间,青  
城道士刘无名得真人授以金液九丹经》,三年炼成。  
宋仁宗皇祐中期,张随居青城山,参同契注三  
4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列数十图于其后清末,青城山道士杨至一曾炼  
炼改良后的青城太极养生功夫系列(36、18  
、13、9、6),因其简单易学适应性强养  
生益寿身心健康等特点,先后被推广到美国法国、  
德国加拿大瑞士日本意大利等国青城剑术被  
誉为全国四大剑派之一相传,张陵天师有老君传  
授的雌雄剑”,历代青城道士中均有习剑术者近  
,青城山还流传有七星剑飞剑十三剑龙虎剑紫  
虹剑二十四剑等青城派武术常用的器械,除剑器  
,还有青龙大刀乾坤圈铁鞭等青城拳术因深  
受剑术影响,剑拳之称青城拳术因师承不同  
而有多种,其中尤以青城洪拳(亦称小洪拳)较为知  
此外,青城派武术中还有自然门一派,又称神  
”、“神打”、“神拳”,属于带自发动功性质的技击  
外丹炼丹虽然事与愿违,但其执着的追求和大胆  
实验的精神,却客观上成为中国古代化学的先导。  
气功是中国传统的行气调息和神等内炼法的  
总称近世往往将气功包含于道教的内丹术道教  
认为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主张以自己的身  
体为鼎炉,以自己的精气为药物,以元神为火候,经  
过一定程序的修炼后,使精神在体内凝聚不散,  
这种融合物就叫作内丹”。它以为其理论和实  
践的基础,强调精神的保养与锻炼,以达到强身  
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修炼过程可分为筑基炼精  
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四个阶段内丹是道教炼  
养功夫的核心,是动功静功气功房中服食等功  
夫的综合发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身心炼养术巴  
蜀本为古代道教内丹术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70  
年代,湖南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汉简十问,就有青  
城山仙人容成公的容成公治气抟精之道》。《大道  
[9]169ꢁ172  
青城武术具有极大的养生健身价值它有完整  
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宇宙整体观”、“天人合  
一观为宗旨,厚德载物”、“道法自然为原则,以  
玄指,青城派内丹创自青城丈人唐宋时期为青 动静结合”、“内外兼修为方法,创造出诸多各具特  
城山内丹术的鼎盛时期有申天师修道青城山,著  
色的拳功剑法,而且大都有其功理功法,既有套路  
操作,又有主旨要领2009,青城武术被列为四  
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参加首届及第二届中国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及上海世博会而今,青城  
武术早已走出国门,传人遍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  
,数万名弟子在不同地域以不同语言和形式传承  
和弘扬青城武术。  
怡神论若干卷、《服气要诀一卷北宋时,张伯端  
入蜀,青城丈人之传而著悟真篇》,成为道教内  
丹南宗之祖清初碧洞真人陈清觉自武当山来青城  
,开创丹台碧洞宗,他深究悟真篇等内丹功法,  
兼融南北二派,主张性命双修,动功与静功兼习,享  
年百岁青城山天师洞秘藏抄本玄门太极长生功》  
曾广为流传,其内容包括气功柔功静功导引按  
推拿槌击捏弹扣拍等功夫,与炼精炼气炼  
补气补精补神等秘诀从唐宋以来到近代,许  
多道教内丹高功大师来往青城山,炼功养生,传授功  
5.青城医药养生  
道在养生”,道教热爱生命,追求长生青城山  
道士的医药养生著述,在道教史上颇具影响唐代  
青城山道士申天师著怡神论服气要诀》。《云  
笈七签卷三十四载有青城宁先生导引养生法》。  
隋唐时期,传  
孙思邈晚年曾居青城山,在其医学名著千金要方》  
,辟有专卷论养生青城山许多道士都是医术高  
唐武宗时,青城道士邢先生,精医术,为武宗治  
愈了心热之疾,封为广济先生”。晚唐时,青城道士  
杜光庭著有玉函经三卷,晋代青城山道士皇甫士  
安著养生丹诀》。  
[9]154ꢁ155  
,或著书记述,使青城山丹道享誉海内外  
4
.青城武术  
青城派武术源远流长,传说轩辕帝问道青城山  
,就留下黄帝水火神功和风火神功东汉张陵在  
青城山传道时,留下雌雄龙虎剑降魔功,形成青城  
派武术雏形青城武术与道家修炼的外活四体,内  
活经络,修命强身的动功有关,且吸收了佛门及各  
派武术的精华,形成海内外公认的门派,与少林武  
峨眉诸派相互促进,并驾齐驱。  
服食,亦称服饵,也为道家养生术之一青城道  
士古有食松柏食栗食花的习俗南宋陆游老学  
庵笔记:“上官道人,居青城山,巢居食松麨,年九  
青城派武术尤以玄门太极拳和剑术富有特色。  
玄门太极拳法自成体系,是青城派武术的核心内容,  
与青城山秘传的玄门太极长生功同为道家动静双  
修的上乘功夫经青城派第36代掌门人刘绥滨提  
[11]  
十矣。” 陆游还记载有青城山丈人观道士司马子  
微著饵松菊法》,是道教服食养生类著述至今,青  
46  
毛丽娅论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及灾后开发利用  
城道士仍喜欢用瓜果之花以及白果板栗猕猴桃作  
食品。  
道家的药功流传到清代以后,已积累了许多  
用药独特疗效突出副作用少的药方和医术,多科  
又涵盖了道教的思想源流发展历程及传教方式和  
行为准则等诸多方面,以及由此对当地民风民俗产  
生的影响尽管不少业内人士已认识到青城山世界  
文化遗产所负载的道教文化内涵,也简明地提出了  
门类中,又以骨伤科最为神奇在药物的栽培上,问道青城山的形象口号但如何问道”?如何深  
城山道士致力于川芎等名中药的培育,这是对中国  
药学的一大贡献青城山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明代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400多种,素有天然药  
之誉,是我国现存野生药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青城山道医结合的传统,一直流传到近代。1940年  
前后,青城山上清宫设有济贫医社”,以中药及针灸  
度挖掘和弘扬并充分展示青城山道教文化的博大精  
?对此,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开发实际上还做得  
远远不够,表现为开发层次较低,而且已规划建设的  
项目进展缓慢于是,长期以来多数游客前往青城  
,如果不是赶上道教文化节或节庆活动,游客是很  
难听到青城洞经古乐的仙音,也目睹不了青城剑术  
的风采……这些道教文化符号似乎只有特定时候才  
[
9]158ꢁ159  
为山民治病  
6
.青城山道教节庆与民风民俗  
呈现  
,平时似乎就杳无声息,又何以吸引游客? 因  
青城山的道教节庆很多,如农历正月初九日玉  
皇圣诞正月十五日天官会(上元会)、正月十九日邱  
祖会二月十五日老君会四月十四日吕祖圣诞四  
月二十八日药王会五月初五日天师会七月十五日  
地官会(中元会)、九月初九日九皇会十月十五日水  
官会(下元会)、腊月二十二日重阳祖师圣诞等。  
相传农历二月十五日是老子的诞辰日自唐宋  
以来,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举行道会,四方民众汇集  
青城山下,隆重庆祝太上老君的圣诞,流传至今届  
时各宫观都要举行法会三天这三天,青城山除朝  
山入庙膜拜老君外,并在山下自发形成一年一度的  
,所谓门票青城山”(从建福宫到上清宫的核心景  
[12]  
区和后山风景区) 之所以吸引力不够、“不住  
客人,除了主要客源市场是离青城山管委会只有几  
十公里的成都及周边市场外,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  
对青城山道教文化主题旅游产品的挖掘和展示很不  
,目前青城山旅游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名山观光游  
的层面上如果能让游客从青城山旅游中多一些体  
验式的心灵感应,能发挥道教在启迪智慧平衡心  
养生保健放松身心等多方面的作用,青城山旅  
游产品就会更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其次,开发项目单一,综合性旅游项目较少,游  
客参与度较低就目前来看,青城山旅游开发项目  
单一,主要停留在旅游观光上,休闲度假产业的开发  
相对滞后,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会议等旅游项目  
开发与观光产品尚未能有机结合,旅游产品的吸引  
力不强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既以精神内涵为主要  
存在形式,又以名山宫观为载体,是涉及建筑音乐、  
武术茶道医药膳食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文化资源。  
目前,对青城山道教音乐道教医药养生青城武术、  
青城茶道道教膳食等的展示和开发还远远不够,体  
验性综合性的项目开发少,游客的参与度较低借  
助灾后重建,整合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就显得  
尤为重要。  
老君会”,进行文艺表演和物资交流,掀起春会高  
又如青城山一带至今还流传着药王青城识川  
的故事因药王孙思邈对道教医药和养生的贡  
,以及在青城培植川芎等药材,所以后人便在药王  
山上修建药王庙以祭祀之,定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药  
王殁期)药王会”。从古至今,前来赶庙会和朝拜  
药王爷的游人络绎不绝。  
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灾后  
开发对策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  
有着发展道教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从总  
体上看,目前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停  
留于观光旅游的层面。  
针对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  
些问题,可以依托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加大其灾后  
开发力度这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挖掘青城山道教文化内涵不够,开发层次  
较低源于先秦道家的中国道教,自东汉中期张陵  
在青城山结茅传道至今已1800多年,青城山厚重的  
道教文化资源包涵了道教在青城山发展过程中所形  
成的建筑艺术音乐武术医药养生等文化元素,  
1.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1116日召开的  
第十七次大会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  
4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产公约》。该公约是考虑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  
来越多地受到自然和人为破坏的威胁,许多国家和  
地区对遗产保护工作的不完善,以及各类遗产损失  
对人类社会的有害影响,而要求那些具有突出重要  
性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加以保护而制定的因此,青城山作为世界遗产地,  
理应把保护放在首位按照遗产保护的要求,青  
城山管委会进行了保护区域的划分:环山渠以内为  
遗产核心区,渠外至外山门及外环山公路以内是保  
护区,公路以外是外围保护区其灾后重建和进一  
步的开发利用都应该切实做到明确的功能分区,而  
且对青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谨慎进行,规划  
时一定要考虑到自然景观和道教文化的保护生态  
平衡的容量,有关方面一定要仔细论证,小心行事。  
都江堰市政府编制的青城山———都江堰国际  
休闲度假旅游区概念规划纲要》,将青城山组团为  
教名山观光与道教历史文物的鉴赏,青城武术道教  
音乐的欣赏,以及道教美食品尝道教养生体验结合  
起来,丰富游客的旅游经历道教以长生久视得道  
成仙为最终目标为了长生成仙,道教吸取传统的  
养生方法,在内修外炼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  
养生理论和技术实践证明,许多有慢性病的人通  
过养生锻炼,可以达到防病和保健的目的因此,道  
教养生术已经受到卫生界体育界以及一切渴望健  
康长寿的人的普遍重视青城山完全可以围绕道教  
医药养生开发一些综合性的体验项目,如开展青城  
太极青城剑术道教医药养生道教美食的展示与  
体验活动,举办高道大师神仙茶会道家茶艺表演  
此外,青城后山青城外山赵公山天国山还可  
以有选择地建立新型度假区和休闲疗养地从医  
中药材养生保健休闲娱乐等多个产业角度进  
行开发,从而实现青城山道教文化保护与产业同步  
发展另一方面,应加快青城山道教文化展示区的  
建设,以充分展示青城山的道教文化目前正在着  
手打造道教文化展示与体验基地据了解,正在建  
设的青城山中国道教文化博物馆,将集世界遗产保  
护与道教文化产业孵化相结合,产相结合,静  
态陈列与动态参与相结合,道家养生长寿与现代文  
明健身相结合,文化内涵表现与高科技展示手段相  
结合等五结合为一体,具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示  
,道家文化仙学文化研习,养生长寿文化体验,武  
术健身体验,音乐艺术展示与体验,道教文学道教  
民俗展示等多种功能游人在领略青城之幽后,将  
在这里欣赏到道教洞经古乐青城武术道教文物书  
画藏品等,从而丰富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的内容。  
3.展示与体验相结合,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道  
教文化主题活动  
中国式养生的核心启动区域,具体划分为三个片  
:一是以青城前山门片区为前台,主要强化娱乐功  
;二是以青城山前山片区为中心,主要强化深度观  
光功能和养生文化集中展示与研习功能;三是以青  
城后山片区为后台,主要强化休闲度假功能和道教  
[13]  
养生中医养生的深度体验 鉴于传统的青城山  
门票景区面积有限,应把门票青城山放大到整个  
青城山区域青城山有36、72、108胜景,为  
,要在继续做好核心景区保护管理的基础上,加大  
开发青城后山青城外山赵公山天国山等,形成以  
道教文化为主线的特色旅游区。  
2
.,建设青城山  
特色旅游区  
作为道教圣地的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无疑是  
青城山旅游的核心产品,道教文化的挖掘整理保  
护和展示应贯穿于青城山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产品开  
发过程中将青城山打造为别具特色的道教文化展  
示与体验之地和青城后山青城外山赵公山天国  
山休闲度假目的地,从而建设青城山特色旅游区。  
道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在深度挖掘整理道教文化的基础上,整合开发  
青城山道教长寿文化道教养生文化青城山武术、  
青城山道教音乐等,并以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形式  
与游客见面,从而发展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产业。  
为此,一方面,要着力加强对道教文化资源的整合,  
在充分展示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同时,还应注  
意增强这些活动的参与性道教崇拜神仙,追求长  
生久视得道成仙的宗教理想,特别是道教肯定生命  
的价值,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也符合现代人的心理。  
应针对目前青城山旅游市场需求,有计划地开发一  
些道教文化主题活动,以丰富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  
产品如每年举办青城山道教文化节或利用道教  
节庆举办道教文化专项展示活动,旨在发掘道教文  
化的精神内涵,整合道教文化资源,开展道教文化主  
题旅游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现已成功举办三届  
有计划地开发一些综合性的旅游项目,将传统的道 (20046、20068、20109),通过文  
48  
毛丽娅论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及灾后开发利用  
化节,展示道教热爱生命尊重自然提倡和平和谐  
还可以利用道教节庆精心策划一些道教传统节庆典  
礼和民俗活动,如将道教庙会活动与现代美食休  
购物旅游巧妙地结合起来,将其办成具有传统  
韵味的民俗文化活动;还可以借举办道教学术讲座、  
召开道教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以扩大影响提高知名  
,使道教文化研究与旅游开发并举。  
发展的文化内涵文化节的主要活动包括举办道教  
文化学术研讨会祈祷世界和平法会结幡法会道  
教武术表演道教音乐欣赏道教茶艺表演和道教文  
物书画展等多项活动同时,也通过一系列活动让  
广大游客了解深邃神秘的道教文化2006年第  
二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期间,青城山的文化活  
动以养生为主题和主线,精心设置了仙山对弈”、  
4.大力开发富有道教文化特色的膳食产品和旅  
游商品  
青城论剑”、“神仙茶会”、“千人太极”、“道教医药”、  
开发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也包括大力开发一些  
既富有地方特色又具道教文化内涵的膳食产品和旅  
游商品道教尊重生命,重视养生,而养生与膳食有  
着紧密的关系除了目前已经开发的青城四  
”———“白果烧鸡”、“洞天贡茶”、“道家泡菜洞  
天乳酒之外,还应深度挖掘道教以素食为主的营养  
膳食文化,加强绿色生态食品的开发在这方面,青  
城山脚下的鹤翔山庄已进行了一些尝试,其开发的  
道教膳食”、“与道同行”、“福灯辉映”、“道教祈福大  
法会”、“青城问道等十项活动,内容涉及围棋武  
科仪音乐医药膳食茶道养生理论研讨等  
诸多方面,充分体现其文化性参与性趣味性和知  
识性。  
诸如此类具有吸引力而对身心有益的主题活动  
应该每年举行,并持续开展下去,还可以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拓展,真正树立起青城山道教文化这一强势 鹤翔长生宴”,2002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国  
旅游品牌也可以将道教文化节中开展的活动肢解  
开来,结合道教节庆,开展专项展示与体验活动,并  
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如结合每年的药王会”,围绕  
问道青城道在养生,养生为主题,在青城山举  
行道家医药养生展示会,推出道家养生体验养生美  
食等活动也可以紧紧围绕生命主题规划设计系  
列文化活动项目,形象生动地阐释中国道教养生文  
化的丰富内涵,以吸引游客问道青城山”,体验道教  
名宴”,在澳门国际美食节上引领潮头,蜚声海外。  
鹤翔餐饮主要以素食为主,重朴素,味清淡,以食物  
发汗排毒,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长生宴将丰富  
的道家养生文化内涵历史典故等融入川菜,形成了  
数十上百种道家菜品为迎接第三届中国成都道教  
文化节,鹤翔山庄又潜心研制开发了鹤翔道家五行  
鹤翔道家五行茶鹤翔五行养生素宴,充分吸取  
了道家药食同源之理和青城山长寿老人们膳食的养  
生秘诀五行平衡之法,将科学养生五行菜品有机结  
今后还应加大道家膳食品种的挖掘和开发力  
,不断丰富具有道教文化特色的青城山素食产品。  
同时,设计和开发具有道教文化内涵和青城山地方  
特色的旅游商品,包括反映道教文化的各种旅游纪  
念品,如纪念图章老君像书画光盘书籍根雕、  
竹雕奇石盆景等,以及传统的青城四绝和川芎、  
黄柏杜仲厚朴等中药材。  
养生文化精髓一旦青城山道教文化展示与体验  
基地建成,有关道教文化的各种展示项目或活动就  
应成为平日青城山旅游的常规项目或重要组成部  
,彻底改变过去只有道教文化节期间才有一些活  
,而平时只是登山观光的状况如道教音乐是我  
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留中国古代  
音乐文化特色的同时,不断吸收融合民族民间宫  
廷音乐成分,形成自己的特色还可以运用市场化  
方式对道教音乐进行包装和打造,可以把青城太极  
练习剑术表演道乐演奏与音像制品制作等结合,  
把具有道教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融入青城山各种形  
式的文化旅游产品中,增加青城山文化旅游产品的  
内涵与魅力据悉,第三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  
开幕式上演出的音乐剧道韵青城将作为旅游演出  
项目在青城山长期驻演该剧是都江堰基础设施重  
建完成后,文化与精神重建的重要标志和典范,也是  
都江堰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代表性项目此外,  
总之,要立足于青城山的开发利用现状,坚持保  
护第一,合理利用不但要做好青城山景区的灾后  
重建整治保护区环境完善保护区设施,而且要进  
一步挖掘道教文化内涵,加强道教文化的研究和创  
,通过建设道教文化展示与体验地,传承青城山道  
教音乐青城派武术,展示青城山道教医药养生道  
家膳食文化等,弘扬道教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对人  
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追求,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  
和谐的社会,从而大大丰富青城山以道教文化为特  
4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色的旅游产品,促进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的可持续  
发展。  
参考文献:  
[
1]()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G]//道藏:11.北京:文物出版社等,1988.  
2]毛丽娅.论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四川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9(2):38-43.  
3]毛丽娅.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分析与深度开发———以青城山道教文化灾后重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2010,31(12):161-166.  
4]杜诗详注[G]//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5]剑南诗稿[G]//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6]詹石窗.道教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G]//道藏:24.北京:文物出版社等,1988.  
8]张继禹.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兼论道教济世贵生思想[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9]青城山志编修委员会.青城山志[M].4.成都:巴蜀书社,2004.  
10]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陆游.老学庵笔记[G]//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2]都江堰市政府.青城山都江堰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概念规划纲要[R].2006-08-27.  
13]廖暾.青城山旅游经济现状分析[J].人民论坛,2006,(18):58-59.  
[
[
[
[
[
[
[
[
[
[
[
[
OnTaoistCulturalResources  
andPost-disasterExploitationinQingchengMountain  
MAOLi-ya  
(
History,CultureandTourismInstitute,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8,China)  
Abstract:TheQingchengMountainisafamousTaoistmountaininChina,theWorldCul-  
turalHeritageSiteandthestate5A-classtouristarea.Itisimportantforustoknowtheways  
howtodevelopfurtherandexploitTaoistculturalresourcestopromoteTaoistculturaltourism  
developmentinQingchengMountain.ThispaperdescribesvariedTaoistculturalresourcesin  
QingchengMountain,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deeperexploitationofTaoistcultural  
resourcesbyanalyzingtheexistingproblemsinitsexploitationandreconstructionafter2008  
earthquike.  
Keywords:QingchengMountaininSichuan;Taoistculturalresources;post-disasterexploi-  
tation  
[责任编辑:凌兴珍]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