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 卷第1 期
2006 年1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3,No.1
January,2006
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建构
靳ꢀ 彤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
ꢀ 摘要:自主、开放、统整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给教师、学生广阔的创作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与自主学
习能力的形成。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在遵循能力递进、真实情境、语言活动中心等原则的基础上,我们构建
了一个由活动组织模式、观察体验模式、调查分析模式、问题解决模式、研究学习模式等五种子模式构成的语文综
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群,并在实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建模原则;子模式群
中图分类号:G633ꢁ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6)01⁃0047⁃06
ꢀ
ꢀ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语文学科的一个亮点,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
之日起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自主、开放、统整等特点,给师生广阔的创作空间,极有利于
学生创造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但在教学一线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恰恰由于这种“自由的空间”,大多
初级中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教学中存在着整体无规划、实施无计划、操作随意化的现象,操作层面的随意
终将导致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流产。 因而,规范操作,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建模十分必要。
教学模式是教学的操作体系,必须有一定理论做支撑。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智能”新的诠释及其
对智能的重新结构,从理论层面给我们构建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诸多启示。 基于对多元智能及综合性学习
①
的理论思考,在遵循能力递进、真实情境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一种极具操作性
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群。
一ꢀ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建模原则
1
.能力递进原则
语文综合性学习统整性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力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包括创造力、语言能力、人际关系能力、
自我反省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提高要循序渐进,这就要求教学建模难度逐级加深,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搭建阶
梯,使学生的创造力、语言能力等各种能力逐级提高,最终达成语文学科的综合能力目标。
首先,通过发展一般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创造力的形成。 创造力是加德纳智能理论的终极目标,其
形成离不开一般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一般能力”指燕国材理论体系中的“能力”。 燕国材将“智
力”与“能力”做了严格的划分,他的能力理论认为:“能力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逐渐形成起来的稳定的心理
特点的综合,而这种综合足以保证人们成功的进行实际活动”[1](13 页),分为定向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
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五种能力[1](14—15 页),认为创造力在能力结构中尤为重要,是其它四种能力的
有机组合,没有其它“四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没有这四种能力的优异发展与高度结合,是不可能有创造力的”
收稿日期:2005⁃06⁃25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批文号FABO1146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靳彤(1966—),女,山东济南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47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15 页)。 多元智能平台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实际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
力[2](32 页),构建学生创造力的支撑点应当是这几种一般能力。 因而,初中各学期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对
其作各有侧重的递进式安排(见下文能力递进表),侧重训练,以保证创造力的坚实的基础。
7
—9 年级一般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递进表
年级
一般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
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的能力
观察(定向能力)
适应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践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力
有创意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
ꢀ
ꢀ 问题解决能力是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的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其直接指向也是创造力,新课程强调
学生有创意地解决问题,实质上就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俞国良认为创造力的结构成分包括:发现问题
的能力、明确问题的能力、阐述问题的能力、组织问题的能力、输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3](22 页)。 不难看
出,这几种能力成分的划分是按线性结构进行的,实际上也就是对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的过程,包含的也
就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几个要素: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有创意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创造力的具体
表现。 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能离开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尽管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截然分
开,但教学建模时可以有所侧重。 因而,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建模时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征,结
合7—9 学段学生心理的发展特点,教学建模时应对其问题解决能力作层递性的分解安排,不同学期的语文
综合性学习针对不同的“创造力的结构成分”侧重训练,不断加深难度,最终形成问题解决能力直至创造力。
7
—9 年级语言智能递进表
年级
语言智能
听
说
读
写
听
说
读
写
听
说
读
写
听话时有礼貌,注意力集中,听清楚意思
说话时态度大方,声音清晰,内容清楚
七年级
能准确理解所读文字内容,并能从中发现问题
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能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
能正确理解别人的意思,把握要点
跟他人交谈用语恰当,能当众发表意见,意思清楚,态度自然
能准确、迅速把握所读文字的中心及要点
八年级
九年级
能有条理的说明自己的观点,表达准确,能选择恰当的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能简述所听内容,归纳要点;能听出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
能即兴表达自己的看法,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有一定说服力
能正确理解所读文字内容,并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能有理有据的阐释自己的观点,并能有一定深度的分析
ꢀ
ꢀ 其次,语言智能的递进发展。 加德纳认为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是指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
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言智能的核心内容,作为语文教学形态之一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
基本智能与核心智能毋庸置疑应当是语言智能,促进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即语言智能的全面发展,是语文综
合性学习的基本任务。 7—9 学段的每一学期听说读写的要求都有所提高,语言智能的发展也有其层递性。
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要
48
ꢀ
ꢀ
靳ꢀ 彤ꢀ 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建构
求,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语言智能的发展在每一年级应做如以上“语言智能递进表”的具体要求。
第三,人际关系智能、自我反省智能的层递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
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用于创新精神
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4](2 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建立在多
元智能平台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达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发展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反省智能。
Campbell 等在多元智能理论及其教育学应用的研究中发现人际关系智能及自我认知智能发展良好的人
具有这样一些特点:能参与团队合作,在群体活动中能够承担下至组员上至领导者的各种适当角色,能影响
他人的意见或想法,能以书面及非书面的方式进行有效的理解与沟通,能根据不同的环境或团体及别人意
见,调整自己的行为,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模式;有确定并追求目标的动机,激励自己持续学习与成长,努力
达到自我实现等[5](241,289 页)。 这些都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必须的心理品质,因而发展学
生的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必由之路。 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我国初中学生心
理发展水平状况,我们对7—9 学段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的层递发展做了如下分解。
7
—9 年级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递进表
年级
人际关系智能
自我认知智能
①
②
能意识到并控制自己情绪
①
②
能采用各种方法与他人联系
能找到恰当表达自己情感与想法的方法
能建立并保持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七年级③能与他人合作
④
在团体中能够承担下至组员上至领导者
的各种角色
①
②
①
能确定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能独立的学习
①
能以多种方式与他人进行有效的理解与
沟通
能激励自己持续学习,努力达到自我实现
②
能根据不同的环境或别人的意见,调整自
八年级
九年级
己的言行
③
能理解别他人的感情、思想、动机、行为与
生活方式
①
②
有积极的人生追求
①
②
③
喜欢与人交往
能思考自我与人类的关系
能洞察他人各种不同观点
③能激发别人的活力
能协调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背
景的人为特定目的一起工作。
ꢀ
ꢀ
2.真实情境原则
加德纳对“智能”做了这样的表述: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
6](16 页)。 可以看出,环境因素在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加德纳认为智能的产生、发
[
展,与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或社会环境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个体智能的发展要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
教育等因素的制约。 因而多元智能平台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真实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社
会环境、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中学习,以促进其智能的发展,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力。
“
情境”不同于语文情境教学模式中的“情境”,后者可以是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也可以是虚拟情境,而前
者只能是生活中的真实情境。 换句话说,就是要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大自然,让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真
实问题,从自己的视角予以关注,从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语文实践
能力。 多元智能平台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的真实情境应具备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其一,有一项或一项以
上的真实任务,建立在解决真实问题的基础上,即学生有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真实任务,在这项任务的完成过
程中与社会接触,与他人沟通、合作,直至完成任务,解决问题。 其二,有丰富的能力培养因素及丰富的问题
“
因子”。 学生学习的情境应当有充足的能力培养因素,有利于上述各种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当具有杜威
49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所言及的问题情境的特征,有丰富的问题“因子”,等待学生去发现、分析、解决,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其问
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其三,有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语文实践。”[3](2 页)其情境应有充分的语文实践,通过充分的语文实践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才能有效
培养实际的语文实践能力。
应该强调的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必拘泥于课堂,一般来说,其大多数任务都在课堂以外、学校以外进
行,同时也不必拘泥于教材,教师可根据当地的课程资源选题,如“重游拉萨河”、“小平故里行”等等。
3
.语言活动中心
尽管跨学科学习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较之于其他语文教学形态,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更为突出
的整合特征,但语言学习在任何时候都应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核心,任何模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都应当立足
于语言实践,发展学生语言智能始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核心任务。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语文综合学习强调以语言活动为中心,这就要求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这
里的“丰富”有两层的含义。 其一,指语言活动的频繁。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任何一种模式中,自始至终都应
当充满语言活动,有效地倾听、说话、阅读、写作,是结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基本因素。 其二,指听说读写
语言活动的综合运用,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停留于过去的语文活动课,单方面地进行语言训练,不能或者以
听说为主,或者以写为主,或者以阅读为主。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同以语言智能为其强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表现,或擅长说,或擅长写,或擅长读,因而建立在多元智能平台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提供一个能调动听说
读写综合运用的语言情境,以促使其语言智能的整体发展。
4
.周期性原则
所谓周期性原则,一是指宏观安排次数不易太多,多元智能平台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实施中耗时较
多、牵扯精力较大,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解决完成的,一般来说要有两三周左右的持续时间,所以一学期不能
组织太多、太频繁,但好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弥补语文其他教学形态的不足,特别是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效果
显著。 每学期安排2 次左右比较合适,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认真计划,并有足够的时间实施计划,这样才能保
证语文综合学习目标的达成。 另一方面,语文综合性学习历时较长,要确保活动有效,每一次学习活动中应
分阶段有重点的安排学习内容,对每一阶段提出具体达标要求。 只有这样,一个周期的学习活动结束后,学
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以发展,才能保证综合性目标的实现。
二ꢀ 多元化模式群的建构
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容易走向形式化、单一化;多元智能平台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身要求尊重学生个体
差异、倡导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利用其智能优势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这就要求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模
式不能一元化、单一化,必须建构一种多元的、灵活的、弹性的模式,因而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建模时
我们注重子模式的多样化,由五种子模式建构一个多元化的模式群,在多元化模式群中消解模式、超越模式,
以便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与发展。 同时,为了便于教学的组织实施,第四学段即7—9
年级各学期各有侧重的采用不同的子模式,这也有利于总目标的阶段化、具体化,因而在遵循前面所述几点
原则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一个拾级而上难度逐渐加深的模式群。 鉴于篇幅的原因不能将各种模式的典型
案例一一列举。 总之,多元智能平台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群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应有以下宏观布局,(见
以下“初中阶段宏观规模表”)。
1
.活动组织模式
这种模式以策划、组织活动为主要实施方式。 如:组织一次社会公益活动。 七年级上册,学生年龄较小,
刚由小学升入初中,语文综合能力有待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模要充分注意这一特点。 活动组织模
式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重在一般能力中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的培养,目的是形成进行语
文综合性学习必备的基本能力,为以后较为复杂、难度较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打下基础。
2
.观察体验模式
50
ꢀ
ꢀ
靳ꢀ 彤ꢀ 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建构
这种模式以观察、体验为主要实施方式。 如:从店招中发现汉字的规范化问题。 观察体验模式是多元智
能平台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群中较为简单的模式,其重点在观察与体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
力。 观察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后面较为复杂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必备能力,也是形成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
力的基础。
多元智能平台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初中阶段宏观规模表
一般能力
年级
子模式
语言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
自我反省智能
问题解决能力
听:听话时有礼貌,注意力集中,听①能采用各种方法
清楚意思 与他人联系
说:说话时态度大方,声音清晰,内②能建立并保持与
容清楚 他人的良好关系
读:能准确理解所读文字内容,并③能与他人合作
能从中发现问题 ④在团体中能够承
写: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能按一定担下至组员上至领
的顺序组织材料 导者的各种角色
听:能正确理解别人的意思,把握①能以多种方式与
要点 他人进行有效的理
说:跟他人交谈用语恰当,能当众解与沟通
组织能力、合作
能力、与人交流
的能力
七年级活动组织
模式
①能意识到并控制
上
自己情绪
②
能找到恰当表达
观察( 定向能
力)和发现问题
的能力
自己情感与想法的
方法
七年级观察体验
下 模式
八年级调查分析适应能力、分析
模式 问题的能力
①
能确定明确的目
上
标并为之努力
发表意见,意思清楚,态度自然
②能根据不同的环
②
③
能独立的学习
读:能准确、迅速把握所读文字的境或别人的意见,调
能激励自己持续
中心及要点
整自己的言行
学习,努力达到自我
八年级问题解决实践能力、解决
写:能有条理的说明自己的观点, ③能理解别他人的
表达准确,能选择恰当的材料证明感情、思想、动机、行
实现
下
模式
问题的能力
自己的观点
听:能简述所听内容,归纳要点;能①喜欢与人交往
听出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 ②能洞察他人各种
说:能即兴表达自己的看法,中心不同观点
突出、条理清楚、有一定说服力
读:能正确理解所读文字内容,并年龄、不同性格、 不③能激发别人的活
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同背景的人为特定
为与生活方式
①有积极的人生追
求
②能思考自我与人
创造力、有创意
的问题解决能
力
③能协调各种不同类的关系
九年级研究学习
上 模式
力
写:能有理有据的阐释自己的观目的一起工作
点,并能有一定深度的分析
ꢀ
ꢀ 3.调查分析模式
这种模式以调查、走访、多途径查阅资料等为主要实施方式,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探讨解决的方法。 如:设计对校园白色污染问题的调查,分析成因,提出解决方案。 该模式的学习重点是在
语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与分析问题能力,强调方法性知识的运用,要求学会通过各种途径充分
搜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合理的分析,强调问题分析逻辑性、合理性、科学性。
4
.问题解决模式
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以合作的方式组织实施,直至
有效地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模式是多元智能平台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群中较为高级的模式,该模式综合
了观察力、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也综合了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等一般能
力。 模式虽然也强调问题解决的过程,但更强调问题解决的质量,结果是否合理、科学。
5
.研究学习模式
51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对某一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能提出有创意的想法或结论。 研究学习模式是多元智
能平台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高级模式,是对一般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综合运用,不仅强调问题解决过程的
科学、结论的合理,更强调有创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有创意的结论。 要求学生研究的问题有现实意义与价
值,对前期的研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做有说服力的论证。
注释:
①
关于本模式的理论思考部分参见拙文《多元智能平台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思考与教学建模》,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4 期。
参考文献:
[
[
[
[
[
[
1]燕国材.智力因素与学习[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靳彤.多元智能平台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思考与教学建模[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Linda Campbell,等.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6]霍华德·加德纳. 多元智能[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On Comprehensive Chinese Learning Modeling
JIN Tong
(
Chinese Institut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8, China)
Abstract:Independence, opening, and systematization, features of comprehensive Chinese learn⁃
ing, allow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de creative space, which conduces to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crea⁃
tivity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multi⁃intelligent theory and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gradual ability enhancement, true circumstance and language activity center, we build a
comprehensive Chinese study model group composed of activity organization, observation and experien⁃
cing,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problem solution, research and learning and so on, which yields good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
Key words:Chinese; comprehensive learning; modeling principle; sub⁃model group
[
责任编辑:李大明]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