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 卷第1 期
2006 年1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3,No.1
January,2006
苏颋入蜀考
吴ꢀ 明ꢀ 贤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
ꢀ 摘要:苏颋是初盛唐之交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与张说并称“燕许大手笔。” 他先后两次入蜀。 首次于唐玄宗开
元九年(721 年)春入蜀,于本年秋冬之际返回长安。 第二次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 年)夏入蜀,于次年秋冬之
际返回长安。 两次入蜀路线大致相同,皆由长安向西到宝鸡,再南向汉中入广元进入蜀中。
关键词:苏颋;入蜀
中图分类号:I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6)01⁃0058⁃05
ꢀ
ꢀ 苏颋,字廷硕,雍州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人,
题下注云:“时将重入蜀。”[4](814 页)苏颋先后两次
入蜀,其间相隔三年。
生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 年),卒于唐玄宗开元十
五年(727 年),年58 岁。 他是初盛唐之交一位著名
文学家。 《新唐书·苏瓌传》附《苏颋传》载:“自景
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
手笔’。”[1](4402 页)《旧唐书·苏颋传》亦载,唐玄
宗曾对苏颋说:“前朝有李峤,苏味道,谓之苏、李;
今有卿及李乂,亦不让之。 卿所制文诰,可录一本封
进,题云‘臣某撰’,朕要留中披览。”[2](2880 页)可
见玄宗对他的诏诰之文十分欣赏,对他的才华也是
非常器重的。 苏颋诗文,今有明铜活字印本《苏廷
硕集》二卷,存诗84 首[3](976—1020 页),《全唐诗》
收诗三卷,存诗99 首[4] (795—815 页),《全唐诗补
编》收诗1 首[5](790 页),共计今存诗100 首。 《全
唐文》存其文九卷共285 篇[6](252 页)。 对于这样
一个重要的文学家,有必要对其生平事迹进行详细
探讨,知人论世,以便于进一步对其诗文进行研究。
本文拟对其入蜀行踪进行考辨。
苏颋第一次入蜀。
《旧唐书·苏颋传》 载:开元“八年,除礼部尚
书,罢政事,俄知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事” [2] (2881
页)。 《新唐书·苏颋传》 亦载:开元“八年,罢为礼
部尚书,俄检校益州大都督长史,按察节度剑南诸
州”[1](4402 页)。 这里虽然明确记载了苏颋于开元
八年罢为礼部尚书,不久被任命为益州大都督府长
史,但他究竟何时被罢为礼部尚书,当年是否入蜀,
却并不清楚。
今按《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八年春正月
甲子朔,……已卯,侍中宋璟为开府仪同三司,中书
侍郎苏颋为礼部尚书,并罢知政事。”[2](181 页)《新
唐书·玄宗纪》载与此略同。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
十二《唐纪》二十八载:开元八年春正月,“侍中宋璟
疾负罪而妄诉不已者,悉付御史台治之。 谓中丞李
谨度曰:‘服不更诉者出之,尚诉未已者且系。’由是
人多怨者。 会天旱有魃,优人作魃状戏于上前,问
魃:‘何为出?’对曰:‘奉相公处分。’又问:‘何故?’
魃曰:‘负冤者三百余人,相公悉以系狱抑之,故魃
苏颋曾两次入蜀。 其《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
诗云:“远游跻剑阁,长想属天台。 万里隔三载,此
邦余重来。”[4](814 页) 又《咏礼部尚书厅后鹊》 诗
收稿日期:2005⁃10⁃22
作者简介:吴明贤(1946—),男,四川平昌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58
ꢀ
ꢀ
吴明贤ꢀ 苏颋入蜀考
不得不出。’上心以为然。 时璟与中书侍郎、同平章
事苏颋建议严禁恶钱。 江、淮间恶钱尤甚,璟以监察
御史肖隐之充使括恶钱。 隐之严急烦扰,怨嗟盈路,
上于是贬隐之官。 辛巳,罢璟为开府仪同三司,颋为
礼部尚书。”[7](6739 页) 此处清楚地交待了苏颋被
罢为礼部尚书,不久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的原因是
受宋璟牵连,因宋璟严治“负罪而妄诉不已者” 与
辞别南飞,定当深秋以后季节。 《 旧唐书·玄宗
纪》:开元八年“十月辛巳,幸长春宫”[2] (181 页)。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同州朝邑县“长春宫,后周武
帝置。 隋大业十三年,高祖起义兵,自太原舍于此
宫,休甲养士,而定京邑。 武德二年于此置陕东大行
台,太宗居藩,坐镇。 四年,山东平,乃移行台于洛
州”[9](38 页)。 则开元八年十月苏颋仍未入蜀。
苏颋又有《赠礼部尚书褚公神道碑》。 《碑》云:
褚无量“粤开元庚申岁正月哉生魄,景命不造,遘疾
薨于长安崇仁里之赐第,春秋七十有五”,“粤某年
仲冬甲子,归袝于钱塘临平山之旧城” [6] (2612—
2613 页)。 庚申岁即开元八年,仲冬指十一月,则开
元八年十一月苏颋仍居京城并未入蜀。
“
严禁恶钱”而引起了不少人的“怨嗟”。 可见开元
八年正月苏颋并未入蜀。
又,苏颋《将赴益州题小园壁》 诗:“岁穷惟益
老,春至却辞家,可惜东园树,无人也作花。”[4](814
页)这说明苏颋入蜀应是岁末年初的春季。 与苏颋
关系密切的宋璟有《送苏尚书赴益州》 诗相送,诗
云:“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 园亭若有送,杨柳
最依依。”[4] (751 页) 郑唯忠亦有《送苏尚书赴益
州》诗为之送行:“离忧将岁尽,归望逐春来。 庭花
如有意,留艳待人开。”[4](552 页)两人之诗同一题
目,诗中“苏尚书”皆指礼部尚书苏颋。 两诗皆证明
苏颋入蜀应是岁末年初的春季,与颋诗相合。
苏颋是否于开元八年春入蜀呢?
考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卷六“剑南西川”下云:
开元八年“李浚。 《唐会要》:‘八月除李浚,始下兼
兵马使。’ 卢求《成都记序》:‘开元八年以李浚为
使。’《旧·李麟》:‘父浚开元初,益州大都督长史,
剑南节度按察使,称为良吏,八年卒”[10](174 页)。
则开元八年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为李浚,非苏颋。 苏
颋开元八年尚未入蜀是确定无疑的。
苏颋有《奉和圣制春台望应制》诗,诗云:“三月
沧池应积水,万年青树缀新花。 ……事往覆辀轻远
喻,春还按跸凭高赋。”[4](797 页)显然是春三月时
所作。 而玄宗《春台望》诗云:“暇景属三春,高台聊
四望。 ……太华见重岩,终南分迭嶂。”[4](29 页)诗
作于春三月之时,苏颋乃奉和此诗而作,故两诗季节
时令完全相合。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七“谈丛”
三:“开元帝制《春雪》、《春台望》等诗,舍人蔡孚称
美,请示百僚,编国史。 孚撰《偃松篇》,帝亦令群臣
尽和之。”[8](251 页)今《全唐诗》无蔡孚《偃松篇》,
当已佚。 但《全唐文》卷三○四蔡孚有《请宣付御制
《新唐书·忠义·贾循传》:“贾循者,京兆华原
人。 ……循有大略,礼部尚书苏颋尝谓今颇、牧,及
为益州,表署列将。 败吐蕃于西山,三迁静塞军营田
使。”[1](5533 页)从“及为益州”可知,苏颋开元八年
正月为礼部尚书后,并未立即出为益州都督府长史,
应当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此与旧、新《唐书》本传
所载“俄知益州”、“俄检校益州”的说法是一致的。
要之,苏颋第一次出为益州都督府长史应是唐
玄宗开元九年初春无疑。
今按:苏颋有《慈恩寺二月寓言》诗。 诗云:“二
月韶春半,三空霁景初。 献来应有受,灭尽竟无余。
……不驻秦京陌,还题蜀郡舆。 爰离方自此,迴望独
踌躇。”[4](811 页)苏颋二月春半尚在京城,但“不驻
秦京陌,还题蜀郡舆。 爰离方自此,迴望独踌躇”,
已清楚地表明了他将出使入蜀离别京城的难舍心
情。 故其离京入蜀应在开元九年二月中下旬为宜。
苏颋有《陈仓别陇州司户李维深》诗:“京国自
携手,同途欣解颐。 情言正的的,春物宛迟迟。 ……
蜀城余出守,吴岳尔归思。 ……”[4](812 页)陈仓,
地名,秦置县,汉魏晋因之,唐至德二年改为宝鸡县,
即今陕西省宝鸡市。 此是苏颋春天入蜀的明证,他
与李维深同行,到陈仓时分别,李继续西行到陇州,
〈
春雪台望〉 (按:应为《春台望》 或《春雪》、《春台
望》)诗编入国史奏》一文,文中称美玄宗《春台望》
诗“气雄词美,德音相属”,认为自己“职在司言,请
宣示万寮,及编国史”。 其《蔡孚传》云:“孚,开元八
年官起居舍人。”[6](3095 页)《旧唐书·职官二》:起
居舍人,“掌起居注,录天子之言动法度,以修纪事
之史”[2](1845 页)。 可知开元八年三月苏颋尚在京
城而未曾入蜀。
又苏颋有《奉和圣制长春宫登楼望稼穑之作》
诗,诗云:“变芜秔稻实,流恶水泉通。 ……见龙垂
渭北,辞雁指河东。”[4](810 页)稻已丰实成熟,雁已
59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而苏颋则南下入蜀。
明识,具知此谈。”[11](1247 页)在蜀中苏颋以布衣
之礼接见了曾于路中投刺拜谒他的李白,并当众称
扬了李白,给他以崇高的评价和鼓励,可见苏颋是乐
于奖掖后进、提拔人才的。 此事当在天宝九年春夏
之际。
又苏颋有《晓发兴州入陈平路》诗:“旌节指巴
岷,年年行且巡。 暮来青嶂宿,朝去绿江春。” [4]
(
811 页)兴州,《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三:“禹贡
梁州之域,战国时为白马氐之东境,秦并天下,属蜀
郡。 ……废帝二年,改东益州为兴州,因武兴郡为
名。 隋大业二年,罢州为顺政郡,武德元年,复置兴
州。”[9](569 页)即今陕西省汉中市。 青泥岭在其域
中,为入蜀必经之道。 此诗为苏颋入蜀途经兴州时
作,时应在春天。
《新唐书·颜春卿传》载:“春卿倜傥美姿仪,通
当世务。 ……长史陆象先异之,转蜀尉。 苏颋代为
长史,被谮系狱,为《棕榈赋》自托,颋遽出之。”[1]
(5532 页)颜春卿作蜀尉时,因被人所谮而系狱,作赋
自况,苏颋为益州长史,放出了他。 颜春卿《棕榈
赋》已不存,但苏颋爱才惜贤之心甚明。 此与其表
署贾循为列将当为同类之事,应是第一次入蜀时所
作。
又苏颋有《经三泉路作》诗:“三月松作花,春行
日渐赊。 竹障山鸟路,藤蔓野人家。 透石飞梁下,寻
云绝磴斜。 此中谁与乐,挥涕语年华。”[4](803 页)
三泉,县名。 《元和郡县图志》:‘本汉葭萌县地,蜀
先主改为汉寿县。 武德四年置南安州,又置三泉县,
八年州废,以县属梁州。”[9](560 页)即今广元县昭
化地。 由此可知,苏颋进入广元后已是春三月的季
节了。
苏颋《九月九日望蜀台》诗云:“蜀王望蜀旧台
前,九月分明见一川。 北料方自此,南辞城阁复依
然。 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
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4](806 页) 细详诗意,
从“北料乡关”、“南辞城阁”、“青松系马”、“黄菊留
人”可以看出,此当是苏颋离别蜀地返京所作,时在
秋九月。
苏颋还有《晓发方骞驿》诗:“传置远山蹊,龙踵
蹴涧泥。 片阴常作雨,微照已生霓。 鬓发愁氛换,心
情险路迷。 方知向蜀者,偏识子规啼。”[4](803 页)
从“方知向蜀者”,可知应是苏颋初入蜀时所作;从
苏颋有《夜发三泉即事》 诗,诗云:“暗发三泉
县,穷秋听骚屑。 北林夜鸣雨,南望晓成雪。 ……憧
憧往复还,心注思逾切。 ……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
节。 京坻有岁饶,亭障无边孽。 归奏丹墀左,骞能俟
来哲。”[4](797 页)从“归奏丹墀左”可知,此诗应是
苏颋返京途中经三泉时作,时当“穷秋”,即秋末之
时。
“
片阴常作雨,微照已生霓”和“偏识子规啼”等景色
来看,时应是春末夏初。
苏颋于春末夏初进入蜀中,刚到成都,便写了
《
初至益州上讫陈情表》。 文云:“臣禀识愚妄,受恩
忝越。 十有四年中书省,三命承明庐。 ……岂悟西
南重镇,巴蜀奥壤,爰杂县道,且联军戎,付臣兼
之。”[6](2585 页) 按:《旧唐书·苏颋传》 载:“神龙
中,累迁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俄拜中书舍人。”[2]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于“剑南西川”开元十年
下云:“霍廷玉。 《四川成都志》:开元十年左骁骑尉
将军霍廷玉为益州长史,剑南节度使。 《 元和姓
纂》:唐河南尹霍廷玉,蜀州新繁人。 按《四川成都
志》,见《御使台题名注》引。”[10](174 页)又郁贤皓
《唐刺使考》卷二二二“剑南道·益州”下“韦抗”条
云:“《金石苑》卷二《唐千佛岩韦抗造像碑》:‘剑南
道按察使银青光禄大夫益州大都督府长使韦抗功
德,开元十年六月七日。’”[12](2943 页)则开元十年
霍廷玉和韦抗先后为益州长史、剑南节度使,其时苏
颋早已于开元九年秋或岁末返回了京城长安。
苏颋第二次入蜀。
(
2880 页)神龙为唐中宗李显年号,共三年,“神龙中”
应指神龙二年(706 年),下推十四年,正是开元九年
721 年),此与“十有四年中书省”相符。 承明庐,
(
皇帝朝见群臣之所。 苏颋武后时为监察御史,长安
中因诏覆来俊臣冤狱,“迁给事中,修文馆学士,拜
中书舍人”,玄宗时为中书侍郎,“进同紫微黄门平
章事,修国史,与宋璟同当国”。 苏颋三朝皆在中书
省和尚书省任职,故称“三命承明庐”。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又前礼部尚书苏公
出为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礼。 因谓
群寮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
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 四海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郁贤皓《唐刺使考》皆认
为苏颋开元十一年重入蜀。
今按:苏颋《咏礼部尚书厅后鹊》 诗题下自注
60
ꢀ
ꢀ
吴明贤ꢀ 苏颋入蜀考
云:“时将重入蜀。” 诗云:“怀印喜将归,窥巢恋且
依。 自知栖不定,还欲南向飞。”[4](814 页)清楚地
表明了自己虽然依恋朝廷和家室,但身不由己,还得
南向入蜀。 又苏颋《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 诗云:
‘公今在远,岂得忤圣意?’ 颋曰:‘明主不以私爱夺
至公。 岂以远近间易忠臣节也!’ 竟奏罢之。” [2]
(2881 页)对于此事,《新唐书·苏颋传》的记载更为
详细:苏颋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按察节度剑南诸
州,“时蜀彫攰,人流亡,诏颋收剑南山泽盐铁自赡。
颋尚简静,重兴力役,即募戍人,输雇直,开井置,量
入计出,分所赢市谷,以广见粮。 时前司马皇甫恂使
蜀,檄取库钱市锦半臂、琵琶捍拨、玲珑鞭,颋不肯
予,因上言:‘遣使衔命,先取不急,非陛下以山泽赡
军费意。’ 或谓颋:‘公在远,叵得忤上意。’ 颋曰:
‘不然。 明主不以私爱夺至公,吾可以远近废忠臣
节邪?’”[1] (4402 页) 《册府元龟》 卷六七四“牧守
部”亦载此事,与两《唐书》大同小异。
“
远游跻剑阁,长想入天台。 万里隔三载,此邦余重
来。 ……曩期冬赠句,今哭夏成梅。”[4](798 页)由
开元九年下推三年,正好是开元十一年,此诗写于梅
熟的盛夏,则苏颋第二次入蜀应当在此之前。
考《旧唐书·玄宗纪》:开元十一年春“已巳,北
都巡狩,……庚辰,幸并州、潞州,……辛卯,改并州
为太原府,……上亲制《起义堂颂》及书,刻石纪功
于太原府之南街。 戊申,次晋州。 ……壬子,祠后土
于汾阴之脽上”,直至“三月庚午,车驾至京师”[2]
(
185 页)。 此次皇帝出巡,苏颋应当随行扈从,这从
他所作《祭汾阴乐章》、《奉和圣制过晋阳宫应制》、
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遥楼应制》等诗可知。 则苏颋
《旧唐书·苏颋传》又载:“嶲州蛮酋苴院私与
吐蕃连谋,将为内寇。 颋获其间谍,将士咸请出兵讨
之,颋不从,乃作书并间谍以送苴院,苴院惭悔,竟不
敢入寇。”[2](2881 页)《新唐书》本传载与此相同。
苏颋有《武担山寺》诗。 诗云:“武担独苍然,坟
山下玉泉。 鳖灵时共尽,龙女事同迁。 松柏含哀处,
幡花种福田。 讵知留镜石,长与法轮圆。” [4] (801
页)武担山,在成都市西北。 《华阳国志·蜀志》:
“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艳,盖山精也,蜀王
纳为妃。 ……无几,物故。 蜀王哀念之,乃遣武丁之
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尺,上有石镜,
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13](188 页) 这是武担山与
石镜的来历,武担乃蜀王妃墓,石镜为妃墓的表征。
这首诗显然是苏颋在成都所作。
《
开元十一年三月尚未入蜀。
又苏颋有《为王尚书让宰相表》 一文。 文云:
“
臣晙言:伏奉制书,以臣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
品。”[6](2582 页)据《旧唐书·玄宗纪》:开元十一年
夏四月,……癸亥,张说正除中书令,吏部尚书、中
“
山公王晙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2] (185
页)。 则开元十一年四月苏颋仍在京。
苏颋有《兴州出行》诗。 诗云:“危途晓未分,驱
马傍江濆。 滴滴泣花露,微微出岫云。 松梢半吐月,
萝翳渐移曛。 旅客肠应断,吟猿更使闻。” [4] (802
页)细详诗意,当是第二次入蜀途经兴州时作,首次
入蜀过此时是春天,此次应是夏天,这从“滴滴泣花
露”“萝翳渐移曛”中可知。 不难看出,第二次入蜀
与初次入蜀路线是相同的。
苏颋《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
诗云“君心惟伯仲,吾人复款游”[4](813 页),从“复
款游”可知,此应是第二次入蜀时作。 诗又云“振风
吟鼓夕,明月照惟秋”,时或是开元十一年秋。
苏颋有《长乐花赋并序》。 《序》云:“蜀太守庭
际有紫华草,秋中始繁英露洗,冬早尚直本霜封;芜
杂大同于众卉,盛衰小异于群物。 余讶而未识。”[6]
(2524 页)知此赋作于成都,时在秋末冬初。 苏颋只
有开元十一年秋冬在蜀,故此赋应是开元十一年秋
末冬初作于成都。
又苏颋《利州北题佛龛记》一文。 文云:“礼部
尚书兼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使持节剑南安南节度诸军
州事许国公苏颋敬造。”[6](2593 页) 则此文为苏颋
在蜀中所作。 苏颋又有《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
处作》诗,可知此文应是苏颋第二次入蜀途经利州
时所作。 文又云:“行矣些,阳景颓兮翠改色,阴风
起兮白生波。” 阳景即阳光;翠色,碧绿之色。 这应
是夏天之景。 可知苏颋进入蜀中当是夏天的季节
了。
苏颋《赠彭州权别驾》诗:“双流脉脉锦城开,追
饯年年往复回。 只道歌谣迎半刺,徒闻礼数揖中台。
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 莫怆分飞歧路
别,还当奏最夜垣来。”[4](806 页)双流,《元和郡县
图志·剑南道上》:成都双流县“本汉广都县也,隋
苏颋入蜀后,颇有政绩。 《旧唐书·苏颋传》
载:“(苏颋)知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事。 前司马皇甫
恂破库物织新样锦以进,颋一切罢之。 或谓颋曰:
61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仁寿元年避炀帝讳改为双流,因以县在二江之间,仍
取《蜀都赋》 云‘带二江之双流’ 为名也” [9] (771
页)。 又《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经成都县。
两《唐书·张嘉贞传》皆谓“明年(按:开元十三年),
坐与王守一交往,左转台州刺史” 的“明年”,实有
误。 由此可知,苏颋由蜀返京又当在此之前。
苏颋《利州北题佛龛记》一文有《利州北佛龛前
重于去岁题处作》:“重巌载看美,分塔起层标。 蜀
守经塗处,巴人作礼朝。 地疑三界处,空是六尘销。
卧石铺苍藓,行塍覆绿条。 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
桥。”[4](810 页) “岁年书有记” 当指去岁入蜀途径
利州时所作《利州北题佛龛记》 一文,苏颋两次入
蜀,但经年者为第二次,故题《记》与题《诗》皆第二
次入蜀时作,诗当是返京途经利州时作。 “非为学
题桥”,此用司马相如事,《华阳国志·蜀志》 载:
“(成都)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 司马相如
初入长安,题其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
也。”[13](227 页) 诗人认为自己题佛龛与当年司马
相如入长安时题桥的情形是不同的。 “卧石铺苍
藓,行塍覆绿条”,当是春夏之景。
…
…县有二江,双流郡下。” [14] 此指成都。 “黄莺
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应是三月春尽之
时。 故此诗当作于开元十二年春三月无疑。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以苏颋开元十一年、十二
年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郁贤皓《唐刺使考》同。 今
按:《旧唐书·张嘉贞传》:“(开元)十一年,上幸太
原行在所,嘉佑赃汙事发,……(嘉贞)因出为幽州
刺史,……明年,复拜户部尚书,兼益州长史,判都督
事。 ……明年,坐与王守一交往,左转台州刺史。”
[
2](3092 页)《新唐书·张嘉贞传》与此略同。 由此
可知张嘉贞开元十一年为幽州刺史,十二年兼益州
长史,十三年左转台州刺史。 又《 旧唐书·李勉
传》:李勉父李择言“在汉州,张嘉贞为益州长史,判
都督事,性简贵,待管内刺史礼隔,而引择言同榻,坐
谈政理,时人荣之”[2](3633 页)。 《册府元龟》卷六
八七、《新唐书·李勉传》载与此同,说明张嘉贞开
元中确曾为益州长史。 又据《旧唐书·玄宗记》载:
开元十一年春正月戊申,“坛场使、中书令张嘉贞贬
为幽州刺史”。 十二年秋七月“已卯,废皇后王氏为
庶人。 后弟太子少保、驸马都尉守一贬为泽州别驾,
至蓝田,赐死。 户部尚书、河东伯张嘉贞贬台州刺
史” [1](186—187 页)。 则张嘉贞“拜户部尚书,兼益
州长史,判都督事” 必在开元十二年秋七月以前。
苏颋《凉国长公主神道碑》云:“开元十二载八
月辛巳,遇疾薨于京邸永嘉里第,享年三十八。 ……
其年仲冬壬午,陪葬于桥陵。”[6](2614 页)则开元十
二年八月之时苏颋已返回京师长安了。
综上所述可知,苏颋两次入蜀,第一次是唐玄宗
开元九年(721 年)春,于本年秋冬之际返回长安;又
于开元十一年(723 年)初夏时节第二次入蜀,于第
二年(724 年)夏秋之际返回京城长安,两次入蜀,相
隔三年。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苏廷硕集[M].明铜活字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彭定求,等. 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
6]董浩,等.全唐文[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7]司马光,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8]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9]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吴廷燮.唐方镇年表[M].二十五史补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李白.李太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2]郁贤皓.唐刺使考[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13]刘琳.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
14]郦道元.水经注[M].文渊阁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责任编辑:唐ꢀ 普]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