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34 卷第期  
2007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4,No.1  
January,2007  
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  
丹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都610068)  
摘要校企合作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发展但仍有很多问题 从现有的基础上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必须在遵循一  
定原则树立校企合作新理念从宏观上建立以政府高校和企业为三大中心的资源交换器从微观上探寻尽可能  
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笔者结合目前中国国情提出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的十条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8ꢁ 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701⁃0071⁃05  
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分析大学与社会外部  
的过程第三校企合作的目的在于通过互享资源发  
挥两大参与者的优势和潜能促进高校与产业的良  
好发展。  
关系发展时指出:“展望未来将产生出最激动人心  
的管理方法———高等教育界与企业的联系。” 在我  
校企合作已有一定发展但与英美等国仍有很大  
差距还存在很多问题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  
新乃是当务之急。  
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现有模式  
经过多年来我国高校与企业的探索已经在我  
国出现了多种校企合作的模式总结起来主要有以  
10 种形式。  
校企合作的定义  
青木昌彦把校企合作定义为通过分属不同领  
域的两个参与者———大学与产业的相互作用所产生  
的协同效应来提高大学与产业各自潜能的过  
科技成果转让高校通过技术交易会洽  
淡会难题招标等多种渠道并最终通过技术转让合  
同实现将技术成熟度较高的成果向企业进行转让。  
1]  
[4]53  
” 。 王章豹认为:“广义的产学合作是指高等院  
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  
营以及人员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所结成  
山东工业大学开发的电力调度设备”  
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  
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面向社会  
和企业的窗口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企业  
孵化的基地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创办的科技园  
东北大学软件中心等2003,“国家已经认  
2]  
的互利互惠互补互促的联合与协作关系。” 王廷  
芳将其定义为大学与工业企业之间为达到一定目  
3]79  
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互动关系”  
5]  
综合上述中外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校企合作  
的定义应为高校与企业之间为了更好发挥二者优  
势而进行的互动过程”。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三个方  
面要点第一校企合作涉及两大参与者即高校与  
企业第二校企合作是双方在科技开发人才培  
资源互补及生产经营等方面互动产生乘法效应  
定了36 家国家大学科技园”  
校办企业校办企业是一种特殊的校企  
合作形式是由高校自办的科技产业有科技的优  
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复旦复华等都属于此类  
校办企业在校办产业中科技企业具有明显优势,  
6]269  
为学校和国家都提供了不少的资金支持  
收稿日期2006⁃10⁃16  
作者简介蒋丹(1978—),四川岳池人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研究开发机构这种模式通常都是由企  
是两个或多个分散的子系统不能孤立实现的高校  
与企业以及政府之间必须充分地联系与交流进行  
资源共享才能达到1+1>2 的效果。  
业投资由高校出人力和部分设备在大学建立的研  
究开发机构如上海汽车总公司投入4000 万元在  
7]  
上海交大复旦大学建立了个研究机构  
笔者设想从宏观上应建立起一个以政府高  
企业为三大中心的资源交换器政府在这个资源  
交换器中起着引导服务作用创造有利于合作的政  
策法规大环境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高校和企业  
之间就信息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进行合作交流  
科技攻关项目高校和企业合作承担国  
地方和产业的科技攻关项目从而实现校企合  
四川大学承担的料浆浓缩法制磷铵新工  
8]  
艺及装置’”  
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科委已在高校  
建立了27 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为校企合作创  
8]  
造了条件浙大工业自动化中心”  
)“国家产学研工程”。 高校与企业按各自  
的优势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协调下将科技成果产业  
如清华大学将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技术以  
0%的股份与北京玻璃仪器厂合作成为国家产学  
[4]  
研工程的典范  
如图所示)。 全国可以分区域建立若干个资源交  
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换器每一个交换器由该区域的数所大学与企业组  
并由各级政府提供相应的引导与服务、  
农等类大学依据各自的特色将其优势学科  
与项目等重要信息采集和归档并根据时间的变化  
进行更新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资料也收集入资  
源交换器中并对私有企业进行宣传以自愿的方式  
为其登记注册最后这样的资源交换器再进行资  
源的交流与共享以形成全国范围的交换器。  
一方面在高校成立了自主经营的后勤集团另一方  
面许多企业介入到高校的后勤建设。  
长期全面合作协议高校与企业通过签  
署长期全面合作协议在毕业生分配与人才培训科  
学研发信息咨询等方面进行长期合作如清华大  
学已与国内外98 个知名大型企业合作并成立了清  
5]65  
华校企合作委员会  
复旦大学与上海黄浦集团  
签定了全面合作协议由单个科技项目迈向产业资  
本与知识资本联动的全面合作新时期。  
该交换器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是专业性由  
于是专为高校与企业搭建的交流平台因此它有很  
强的针对性是引导与服务校企合作的专门组织机  
不会和其它的机构与功能发生冲突第二是准  
确性由于根据时间进行数据资料的更新可以为  
高校与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供双方参考和决策。  
第三是整体性每一个交换器中基本涵盖该区域所  
有高校以及大部分企业因此高校与企业可以掌握  
的信息更完整更利于其选择最佳合作伙伴第四  
是多样性即高校与企业可以进行一对一多与一、  
一与多以及多对多合作的多种组合以便圆满的完  
成合作项目第五是高效性交流器中大量的信  
使得高校与企业可以几乎随时从交流器中提取  
所需资料这样便免去了双方互相认识和接洽的许  
多繁琐事项节省了时间与成本。  
创办分校或二级学院高校与企业共同  
创办分校或二级学院利用高校的牌子和社会影响  
企业出大部分或全部资金。  
在现有基础上创新我国校企合作模式  
宏观上构建以政府高校和企业为三大中  
心的资源交换器  
笔者认为与国外的模式比较我国的校企合作  
已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一定特色的模式特别是  
微观上的灵活多样但就宏观而言缺乏强有力的措  
如在英国不仅有知识交流中心教学公司还有  
相应基金的支持这些在全国范围内交叉形成便捷  
的网络为校企合作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社会是一个大的系统其中的各个子系统是相  
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进行资源交换的相互之间  
的联系与交流十分频繁相互之间的协作产生协同  
效应反过来又加速生产力发展与社会经济改善这  
当然要建成这样的交换器并使之良好运行必  
备的条件有四一是校企合作观念深入人心法制法  
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  
规完善社会大环境有利二是政府大力支持并负  
责交换器的启动资金同时制定相关法规三是企业  
与高校的配合定期向中心更新数据四是利益分配  
机制的完善不会因分配比例而产生冲突。  
建立中介模式要求政府各级主管教育科技和经济  
产业的部门进行跨部门的合作加强对校企合作的  
指导与协调同时相关的基金与协会发挥各自的能  
动性另外还要利用各种技术招标会竞拍会项  
目交易会发布会论坛高峰会等手段为校企合作  
服务中介体制发展的程度客观上决定和制约着校  
企合作的水平在开放的校企合作机制中需要大  
量的中介否则校企合作将无法持续发展因此目  
前我国校企合作的微观模式的关键环节在于建立灵  
活且适宜的中介模式来促进我国校企合作健康有  
序地发展。  
微观上探寻多样灵活的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  
生产要素上可以分为信息合作知识技术合作人  
才合作资金合作从合作实现上可以分为由政府  
主导的合作由校企双方自组织的合作由社会中介  
联系的合作从内容上可以分为科技研发的合作、  
教学合作咨询服务共建实体从主体数量上可以  
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合作从校企合  
官方中介  
政府职能机构  
社会中介  
作程度上可分为紧密型合作与疏松型合作。  
分类  
标准  
民间组织和中介公司  
从上述多种多样的合作模式中校企双方可以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确定最合适的实现方式与  
途径因此校企合作应是灵活多样的可以说有多少  
种校企合作实践就可以有多少种校企合作模式。  
这些多样的模式并不是想当然的其遵循的前提除  
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原则促进生产力发展与社  
会繁荣优化资源配置外还应当遵循校企双方的客  
观实际情况遵守法律法规和市场法则校企之间  
应相互信任坦诚相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在全国建立了13 个地区各类基金会行业协会  
技术中心,1975 年组建及其下属机构各种技  
英国了全国性教学公司,1987 术招标会 项目交易  
年建成全国科技专用数会竞拍会发布会论  
据库  
高峰会  
1974 年成立了有300 多高校特别是私立学校  
个联邦实验室和11 个政都设立有专门的咨询  
府部门参与的技术转公司”、“ 大学专利公  
美国让联合体”,由国务院”、 综合服务公  
商务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司”,各种技术招标会、  
基金联合组建了大型的竞拍会项目交易会、  
技术服务网络  
发布会论坛高峰会  
笔者认为英美主要采用的模式是两国百年经  
验中的精华部分是完全可以用于中国的模式而事  
实上也在被大量引入中国如科学园研发合作专  
利许可企业孵化器咨询服务等当然由于我国校  
企合作历史的原因及阻碍因素在规模范围和层次  
等方面我国与英美两国有着较大的差距这有待于  
制度体系的完善与阻碍因素的排除或减弱。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议  
笔者对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有以下建议。  
全社会包括政府高校和企业界从思想认  
识上对校企合作重视校企合作在我国已受到有关  
各方的重视但也存在许多盲点对校企合作的理念  
不重视或是只停留于形式和表面思想上的重视  
是校企合作得以发展的第一步因此相关部门如传  
媒等应对高校和企业进行宣传以加深思想上的认  
。  
对比中外微观模式笔者发现中介引导的模式、  
特别是社会中介在中国有待发展中介模式分为官  
方中介与社会中介两类前者主要涉及到政府职能  
机构作为中介而后者是各种非盈利的民间组织和  
以盈利为目的中介公司官方中介与社会中介在英美  
政府设立专项基金英美等国对校企合  
作都十分重视政府为此有专项拨款英国的HEIF  
和美国的NSF 都对其本国的校企合作项目予以资  
金支持在我国教育资金本来就紧缺的情况下设立  
专项基金可能给政府以更大的压力但笔者认为政  
府应就每年的预算有更加科学的统筹把钱用于该  
用的地方同时校企合作基金还可以吸引企业的投  
因为企业是这项基金的受益者之一目光远大的  
企业是会参与这项基金的建设的。  
的现状见下表)。  
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中介体制的发展较英美等  
国相对滞后并开始为企业和高校搭桥架线如国家  
的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863 计划星火计划等,  
这些计划使原来分散的产业与高校有机联系在了一  
但是社会中介在许多方面仍为空白例如到目  
前为止国内从事校企中介服务的公司寥寥无几以  
此为目的举办的拍卖会招标会和交易会也甚少。  
政府角色转变在市场经济框架中政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的角色必须转变应向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过渡政  
府应从资金上给予支持从法规政策上进行规范建  
立相关机构予以引导帮助校企双方沟通科学策划  
校企合作重点项目宣传校企合作新观念只有政  
府把角色改变过来校企合作才可能呈现出新的局  
。  
仍然停留在前三项功能上而没有体现出第四大功  
如前面所说英国政府就提出高校的教师应将  
服务社区和企业作为自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我国  
可以考虑将教师对企业地方的咨询服务以及为校  
地方合作等做的工作纳入教师评估体系使这些  
服务工作成为一项正经事”,从而提高教师的积极  
性主动性真正为校企合作及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  
。  
校企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  
[9]  
灵魂是社会进步不竭的动力” 。 如果失去了创  
就失去了一个国家的前途和未来高校和企业  
是创新的中心地带提升其创新能力对于高校与企  
业的合作无疑是如虎添翼十分关键。  
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与非研究型大学在  
校企合作中的作用研究型大学以研究为重要任  
在校企合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不  
能忽略非研究型大学的作用对于现有的知识技术  
与信息的传递非研究型大学可以发挥得更好因此  
二者对校企合作起着不同的功用不能说谁轻谁重。  
一些观点认为非研究型大学与学科没有必须参加校  
企合作这是不科学的非研究型大学同样要加强与  
地方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自  
己的贡献。  
校企合作产业应产权清晰校企合作的  
一种途径就是共建产业双方共同投资最后利益共  
但校企合作产业一定要产权清晰并有明确的  
分配方案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冲突最后甚至于不欢  
而散企业以设备资金投资高校以资金技术入  
双方各占比例都应在一开始就协商好并明确  
产权以现代企业的方式进行科学管理。  
形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新格局。  
对教师相关专业实践能力的定期培训。  
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教师从学习到工作一直呆在校园  
没有与企业与政府机构进行交流对于社会经  
济的发展与变化对于市场的现状与趋势等知之甚  
教师这方面的素质必须得到提升如邀请相关企  
业人员来开讲座教师参加由高校企业和政府共同  
组织的相关实践培训高校与企业共同建立交流中  
心等等。  
学校教师学生都要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将实践  
能力作为与理论水平同等重要的考核内容给大学  
生提供实践的场所与环境安排实践课程保证充足  
的时间要指出的是形成这样的教育新格局光靠  
高校是不行的政府是进行宏观管理和引导的主  
政府和企业又都是享用人才资本的受益者对于  
高校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有责任的高校政府  
与企业在这一方面应加强合作从长远利益出发为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如政府就此在产学  
研办公室下增设专门的机构为高校的大学生寻找对  
路的企业作为实践基地高校与相关企业共建实践  
基地。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在我国校企之间缺  
乏沟通的渠道很多校企合作的产生是政府的行为  
的结果要么就是特定的人际关系作用但这些毕竟  
是有限的非最佳的组合完善中介服务体系让高  
校与企业之间有更多对话与了解的机会让信息更  
加传递畅通给高校与企业充分的选择机会大大增  
加校企合作的可能性使校企合作的面更广范围更  
层次更深模式更灵活效果更优。  
高校对教师评估体制的改革高校的功  
能到目前已经从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科学研究发展  
到社会服务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的评估体系  
注释:  
转引自朱镜人浅探战后英国高等教育与产业界的联系》,《外国高等教育》, 1998,(4)。 朱文转引自蔡克勇社会历史发  
展的重要趋势———论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等教育研究》,1997,(6)。 蔡志勇未注明出处。  
复旦大学赵云良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指出校企合作模式应从内容合作对象紧密度与组织结构方面尽可能多样化并提  
到有多少种实践就应存在多少种模式与之相适应参见赵云良产学研合作思想理论基础与动作的模式研究19,  
2002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在综合赵云良的硕士学位论文和徐辉的著作中对英美两国校企合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生成该表参见注释赵云良的文  
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  
章及徐辉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论大学与工业的关系》,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71⁃101 。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EB/ OL]. http:/ / www.rieti.go.jp/ en/ columns/ a01⁃0047.html.  
2]王章豹祝义才产学合作模式走势问题与对策[J].科技进步管理, 2000, 17(9).  
3]王廷芳美国高等教育史[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4]张秀梅中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现状与前景[J]. 教育发展研究,1999,(1).  
5]安宇宏知识经济时代校企合作的形式与展望[J].东北大学学报, 2004,6(2).  
6]中国教育年鉴2005.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7]康菊花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企校合作[EB/ OL]. http:/ / www.wanfangdata.com.cn/ qikan/ periodical.Articles/  
myjjjsgdzkxxxb/ myjj99/ myjj99z1/ 99z126.htmꢁ  
8]杨东占分析产学合作现状研究新的推进措施[J].中国高等教育, 1998,(1).  
9]江泽民与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座谈时的讲话[EB/ OL]. http:/ / www.19271.com/ dangshizs/  
dashi80.htm.  
Chinas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Innovation  
JIANG Dan  
Economics & Management Institut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 China)  
Abstract:There is certain development as well as problems in China’s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  
tion. To innovat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on the present basis, we must observe certain prin⁃  
ciples, have new ides, set up information exchange mechanism among the three centers of government,  
college and enterprise macrocosmically, and explore various flexible models microcosmically. This author  
comes up with 10 proposals for the innovation in consideration of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Key words: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innovation  
责任编辑李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