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og title
搜索
34 卷第期  
2007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4,No.1  
January,2007  
比较文学越界与融通  
———兼评马焯荣先生的泛比较文学论”  
波  
中南大学外语学院长沙410075)  
摘要当今围绕比较文学的危机有种种争论 一些学者认为危机乃是源于当初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命  
名本身就是名不副实的它导致了后来种种混乱的产生使比较文学越来越走向无边与无根走出危机首先需要  
正名重新回到法国学派而有的学者则反过来提出了泛比较文学论的概念主张进一步扩大比较文学的研究  
范围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当今关于比较文学学科边界的争论根源不在于所研究的那些东西是否有意义而  
是学科之间画地为牢占山为王的结果其实,“未完成反而意味着变化与新生的可能围绕比较文学学科现状与  
未来的种种焦虑也就大可不必了。  
关键词比较文学危机边界正名泛比较文学  
中图分类号IO⁃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701⁃0095⁃06  
自比较文学诞生以来关于这个学科的危机之  
完成意味着封闭僵化,“未完成反而是人与世  
界的一种积极状态意味着种种变化新生与发展的  
可能性如此看来围绕比较文学学科现状与未来  
的种种焦虑也就大可不必了。  
说就从来没有断绝过时至今日随着比较文学不  
断扩张无所不包,“无边的比较文学导致新一轮  
比较文学危机论不绝于耳有的人由此提出  
比较文学需要回到法国学派才有出路有的却认  
比较文学的第三次危机恰恰是来自美国学派  
在冲破法国学派的种种限制即从影响研究扩大  
平行研究”,突破了国别文学之间的事实性联  
的界线后自己又设置了许多人为的樊篱诸如  
对比较文学的系统性”、“文学性”、“跨文化的限  
而中国学派的目标则是冲破美国学派为比较文  
学设置的新的包围圈拓展出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  
何必正名”  
当今围绕比较文学危机的争论很大一部分认  
乃是源于当初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命名本身  
就是名不符实的它导致了后来的种种混乱的产生,  
使比较文学越来越走向无边与无根。  
确实当年法国学派以“Littérature comparée”命  
名该学科而他们关注的事实上是异族异国异语  
间的文学的源流关系早在1820 年代后期维尔曼  
在巴黎大学就开设了系列讲座《18 世纪法国作家对  
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 1892戴克斯特  
在里昂大学开设比较文学讲座日耳曼诸文学自文  
艺复兴以来对法国文学的影响》,其博士论文—  
雅克·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5)成了法  
国的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他们心目中的  
1]  
的一个新领域而像前辈学者马焯荣则早在  
980 年代即提出了泛比较文学论的主张即将同  
一语种同一国别同一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  
也纳入到比较文学的范畴中来如此截然不同的  
种种主张只能说明比较文学这个已经不算年轻的  
学科还处在成长的过程中按照巴赫金的理论,  
收稿日期2006⁃10⁃16  
作者简介何云波(1963—),湖南省新田县人文学博士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Littérature comparée”是文学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是  
国乃至东方比较文学的崛起为比较文学研究开辟  
异质文化的视野其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自然随着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盛行文学理论  
潮流的风起云涌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理论研究互  
相融合比较文学越来越走向泛文化化理论化越  
来越多走向无边如何规范自己是否需要起码的  
边界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指不同国家的文学间存在的事实性的联系正  
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Littérature comparée” 本  
应译作历史比较文学”、“异语异族文学源流考据  
”、“历史比较文学考据学”、“异类文学源流比较  
2]  
考据学等等  
法国学派也意识到“Littérature comparée” 这一  
命名有可能导致的种种误解他们不希望人们从这  
个名称的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其内涵而强调比较  
面对比较文学越来越无边化的现实有学者提  
出了重新回到法国学派的主张问题是回到法国  
学派就是将比较文学重新拉回到名实不符的境地,  
并且它真正关注的并不是文学本身 真要那  
,“比较文学恐怕就得改名了比如叫文学历史  
考据学之类 而歪打正着的美国学派意义上的  
比较文学依然会存在。  
3]42  
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问题也正在这里事物  
的意义都是从命名开始的正像圣经中亚当为  
万物命名事实上就是赋予了万物以意义人同时也  
就成了万物的主宰者而当自然界中的一块石头,  
被人们称作擎天柱或望夫石之类自然存在也就变  
成了一种文化存在具有了文化意义但是一定要  
强调白马非马就有点强词夺理了。  
其实真正的问题在于现在关于比较文学学科  
边界的争论根源不在于所研究的那些东西是否有  
意义而是各个学科之间画地为牢分门别派占山  
为王的结果就语言文学学科而言语言学翻译  
文艺学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外国各国别文  
学等等早已占据了各自的地盘比较文学作为一个  
新崛起的门派横插一杠子先攫取一小块根据地,  
然后攻城拔寨贪得无厌到处扩张这自然引起其  
他门派的强烈不满和联合抵制而就比较文学自身  
而言占领的土地过多茫然四顾自己也找不着北,  
不知道边界在哪里了。  
论语子路问政于孔子要管理一个国家  
从何着手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  
4]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孔子  
这里强调的是从周礼的角度正名份使人各安其所。  
孔子一直讲究规范随心所欲底线也是不逾矩”。  
但是一个社会和事物之保持活力有时恰恰就是从  
叛名”、“逾矩开始的随心所欲逾矩何妨?  
美国学派把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引入到比较  
文学研究中,“比较文学就是文学比较”,恰恰使比  
较文学名副其实了同时也赋予这个学科以一种  
新的活力法国学派排斥文学研究的美学判断第  
根认为:“‘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全部美学的涵  
而就学术研究本身而言性别种族大众文化  
研究新文论研究跨文化跨学科研究等等都是有  
意义的每个个体研究者都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在某  
一个领域作出自己的开拓至于它们是不是比较文  
除了拿学位评职称遴选导师之类需要甄别归  
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归到哪里都无所  
谓的只要研究本身有价值有意义就行。  
5]57  
而取得一个学科的涵义。”  
卡雷也宣称:“比  
较文学主要不考虑作品的独创价值而特别关怀每  
6]9  
个国家每位作家对其所借取材料的演变。” 当命  
名为比较文学既不比较”,也不关注文学  
”,文学研究也就仅仅成了一种历史考据。  
在中国,20 世纪中叶以来各学科之间分类越  
来越细致越来越泾渭分明连中国语言文学与外国  
语言文学同为语言文学”,也鸿沟深深老死不相  
往来这是学术体制化的结果在知识分类的背后,  
隐含着种种权力之争大学的学科建制归根结底  
是知识权力化的结果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跨越性  
的学科它打破国家民族语言学科文化的界线,  
给原有的严格僵化的学科分类规范带来巨大的冲  
它使原有的正统的文学研究也变得有点不伦  
不类起来而它的积极意义也正在这里就大  
有学者指出恰恰是误读误译使这个学  
2]  
科获得了新生而中国学者把跨文化特别是跨  
东西异质文化研究引入到比较文学进一步扩大了  
比较文学研究的视野美国学派所倡导的不同国家  
文学的比较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其  
文学是西方意义上的,“文学背后支撑的是一整  
套西方知识话语中国传统上的文学是被遮蔽  
比较”,更多局限在欧美文学的范围之内中  
何云波比较文学越界与融通———兼评马焯荣先生的泛比较文学论”  
学教育而言一些学校设置比较文学实行双语教  
打破了原有教育体系中中外的人为樊篱从  
来开辟了教育改革的一条新路。  
与其它艺术文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间也存  
在着许多共通性的因素如果把每个学科比做一个  
一个的圆圈而各圆圈之间既有独立性也存在着  
相互交叉重合的部分这交叉重合之处就构成了  
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面对当今比较文学”  
学科领域里的混乱无序我们也就用不着过于忧心  
忡忡了混乱无序恰恰可能意味着一种活力种种  
新生的可能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至于哪些是  
有学者将比较文学分成元比较文学亚比较文  
泛比较文学所谓元比较文学侧重不同语言间  
的文学比较侧重艺术形式的比较侧重对文学价值  
的判断鼓励平行研究并特别强调的方面引  
入文学翻译理论等等而亚比较文学则侧重两国  
或多国文学的影响研究特别注重实证性和文学考  
源溯流所谓泛比较文学则鼓励文学与其它学科  
相结合的研究以文学性为主其它学科为辅的研究  
则构成法制文学哲理文学宗教文学历史文学等  
而以其它学科属性为主文学性为辅的比较研  
则构成文学经济学文学社会学诗性哲学等  
比较文学研究那些是比较文学那些是  
比较文学哪些压根就不是比较文学先让其  
存在”,至于甄别那是以后的学术研究史家们的  
所谓正名”,也就无非是在林立的学科宗派里  
接受招安成就正统”。 “不正反而使某个学  
科有了较大的包容性。  
如何跨越  
如果说比较文学是跨越性学科越界与融通就  
构成这个学科最基本的特点法国学派跨越了民  
国家语言的界线美国学派则跨越了学科的界  
线中国学者又把跨文化跨文明引入到比较文学  
而当这些跨越并列起来比较文学成为一种  
2]  
看得出这里的元比较文学近似于美国学  
派的平行研究而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倒成了亚比  
较文学泛比较文学则是跨学科研究的泛化。  
跨国家跨民族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的文学研  
如果说文学内部的影响与平行研究基本上已为  
学界所认可而对跨学科研究则直到今天还有人心  
存疑虑尽管亚里士多德以来就不断有人讨论文学  
与艺术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虽然没有形成跨学科  
研究的自觉意识但研究的跨越性应该说与比  
较文学不谋而合随着各学科间的日益综合化整  
体化法国学派强调纯粹的文学之间的影响研究已  
不足以适应这一新的趋势一些学者意识到必须把  
各学科之间关系的研究纳入到比较文学视野中并  
与比较文学学科内部的各个方面的研究平等对待,  
这构成了美国学派革新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内  
雷马克为比较文学下的定义就明确提出比较文  
学既要研究超越一国范围的文学”,也要研究文  
学跟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诸如艺术绘画雕塑、  
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  
”,它们之间又是有冲突的一个国家内可能包  
含了很多个民族同一个民族也可能分散在不同的  
国家语言亦然同一国家有多种语言不同国家、  
民族可能操同一种语言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而就  
文化而言歧义就更大了是区域性文化还是民族文  
化或者其它什么文化内涵模糊不清所以曹顺庆提  
出跨东西方异质文化后来索性修正为跨文明”,  
以世界几大文明圈作为比较的基点当这多种  
跨越并列在一起我们只能理解为这其中的任何一  
种跨越都是比较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但是也正是这种跨越”,使比较文学缺少独  
有的明确的研究领地正像国别文学和中国断代文  
学研究其研究的对象范围都是非常清楚的不会  
发生越界的纷争而比较文学却是在各学科的领地  
分别攫取一部分过来占为己有或者与他者共  
治共享难免引起种种边界之争而像比较文学的  
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等等与其说是研究对象范围,  
毋宁说更像研究方法。  
7]1  
社会学)、其他科学宗教之间的关系”  
于是跨越性为特征的比较文学跨国家、  
民族语言文化与跨学科便形成了跨越的两大  
方面应该说这两种跨越的侧重点是有差异的。  
跨民族文学间的比较侧重的是文学的族际性正  
像中国文学与英国文学的比较研究落脚点是各自  
民族文学的特点精神内含而跨学科研究多是同  
一民族范围内的不同艺术门类学科的比较如中国  
比较文学的学科边界应该说就在各学科研究  
领域的交叉地带比如中国文学的外来影响外国  
作家笔下的中国任何一种文学都包含着一些外  
来因素它们构成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而在文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诗与中国画被冠以中国 的字  
也就带有了民族性而事实上,  
跨学科研究本来应该更侧重于普通意义上的”  
之比较 但是从民族特色各异的 与  
的视野便势所必然如果说同一文明区域内不同  
的国家在知识形态上尚有共通之处那么不同的文  
其知识往往具有一种异质性跨学科研究便需  
要在跨文化的背景上对各自知识体系作一番清理。  
笔者之做围棋与中国文艺精神》(博士论文研究,  
就是想把围棋放在中国文化及艺术理论的大系统  
探讨何以成为”,围棋与中国传统的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而当以西  
方之为参照就可以发现各自的知识系统决  
定了东西方艺术的不同内涵。 (当然严格地说,  
对围棋与中国文艺精神的研究算不上是纯粹意义  
上的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也许只能算是一种泛比  
较文学。)  
中抽象出一般意义上的是否可  
又成为一个问题。  
与此相关的问题是跨学科研究可以跨文化吗?  
原则上两者应该并不矛盾如中国诗与西洋画基督  
教与中国文学但也有学者对此持怀疑态度在如  
何跨越的问题上美国学派的学者间就有不同看法。  
威斯坦因一方面支持各种艺术相互阐发比较  
艺术方法另一方面又主张这样的研究应不超越  
8]150  
国家的界限”  
也许威斯坦因忧虑的是中国  
诗与西洋画两者属于两个无法通约的知识系统比  
较出来的也许具有跨文化研究的意义但与真正意  
义上的跨学科研究并不相干就像基督教与中国文  
很容易做成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的研究,  
但并无跨学科研究的意义。  
泛比较文学  
如果说辜正坤是把媒介学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称  
作泛比较文学那么早在1980 年代马焯荣就提出  
了他的泛比较文学指出世界文学的系统是  
由各民族文学的传统影响和相互影响两大基因结构  
而成的一切文学都必须依附于一定的时代国别、  
民族和语种世界比较文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上述  
四个层次之间的复杂联系和影响。 1990 年代他又  
作进一步阐发正式提出泛比较文学的概念并  
且将这种研究称为坐标比较法”,或曰古今中外  
比较法”。  
由此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倒不是一定要拿  
中国诗与西方画中国文学与西方哲学等来进行比  
较研究而是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引入跨文化的视  
不同学科在人类文化的知识架构中拥有各自  
的领域有着自己的一套概念范畴话语规则但同  
时相互间又有相通之处如何在对各自话语”、“知  
识体系的清理中实现跨文化跨学科的对话便  
成为我们深化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步骤。  
当我们谈论文学艺术时候这些概念本身就是  
被译介过来的是用中国原有的概念装西方之新  
”。 中国与西方传统的”,乃是两个各  
自独立的系统美国学派首先倡导的比较文学跨学  
科研究其学科分类其对文学性”、“艺术性的界  
依据的是西方知识体系美国学派完全承续欧  
洲文论传统话语用模仿表现典型现实主义浪  
漫主义象征主义等来探讨文学规定文学的特性,  
而像中国印度等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一些基  
本的文论概念比如气境界都被排除在其  
视野之外那么作为跨学科研究之出发点的文  
”、“艺术”,就只能完全是西方意义上的而跨学  
科研究的学科分类也是源于西方知识谱系在  
这个前提下的跨学科研究也就常常是单向的不具  
有对话的意义。  
马焯荣指出所谓泛比较文学”,就是包容一  
切文学比较因素在内的比较文学研究而这一概念  
的提出并非先有理论构想后有实际研究也不是存  
心要与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相抗衡而是源于文学  
研究的实践事情起于1970 年代末马焯荣做朱自  
清研究发现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中既有地道的北京  
话因素又有五四时代新文学语言共有的欧化倾  
通过对朱自清同时代作家的比较研究便出现了  
两段运用比较方法写成的文字:  
ꢀ ꢀ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以北京口语为基本材  
又有所创新他喜欢不欧化的口语”,但  
也不是绝对排斥欧化。 ……在他自己的散文语  
言里正是有选择地有限度地注入了欧化的新  
因素西欧语言有两大特点一是在构词法上  
利用不同词尾改变词性二是在句法上倒装。  
朱自清将西欧语言的这两个特点审慎地引入自  
己的散文语言既保持了汉语的特性又增加了  
语言的新鲜感。  
由此在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引入跨文化  
何云波比较文学越界与融通———兼评马焯荣先生的泛比较文学论”  
——《论朱自清的散文》  
的文学研究实践中有些东西又是不可分割的正  
像在同一个论题里讨论鲁迅与中外文学传统的关  
你很难把割裂开来并由此断定鲁迅  
与外国文学传统的关系是比较文学而鲁迅与中国  
文学传统关系的部分则需要从比较文学中剔除  
出去马焯荣正是基于他的文学研究实践而提出  
了他的泛比较文学理论。  
如果把老舍和朱自清的文学语言试作一  
番比较对照将是饶有兴味的事他们都是以  
北京话作为基本语言材料都借鉴了英语表达  
方式但两家的语言风格又大异其趣朱长于  
叠字而老善于对仗朱好用介词结构倒装的英  
语表达方式而老则广泛使用定语后置状语提  
前或后置复句倒装以及独立成分灵活穿插等  
多种多样的英语表达方式。  
由此所谓的正名”,有时并不是出于研究的  
需要而不过出于一种学科划界的门户之见”。 迈  
纳说:“那种认为比较研究只能限定在两种文学或  
两国语言以上范围的看法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偏  
不是合乎逻辑的科学推论例如我们没有理由  
把中世纪英国文学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文学的影响  
问题排斥在比较研究之外又例如中国文学历史悠  
崇尚古风也完全可以在本身范围内找到许多比  
——《老舍文学语言的土与洋》  
这两段文字如果按照通行的比较文学理论的  
标准来划分前一段属于比较文学后一段恐怕只能  
叫文学比较了而在实际的文学研究中每一个伟  
大作家都生活在一个时空交叉点上他既受本国前  
辈作家的影响并影响后辈作家又不断地在接受外  
国作家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影响外国作家这两者紧  
密交融世界文学本身像一张网,“各时代的各民  
族文学的传统影响构成经线同时代的各民族文学  
的相互影响好比纬线那么古今中外的每一个作家,  
都是这张巨网上的一个小小的网眼作为网眼的每  
一个别作家都处在经纬交错彼此影响的巨网  
11]  
较研究的理想课题。”  
朱维之也认为:“我们一向  
主张看问题要全面反对片面性我们认为比较  
文学就是用比较方法研究文学既可以是国与国  
之间的文学比较又可以是国内外各民族之间时代  
之间流派之间作家之间和学科之间的比较研  
12]  
。” 这些主张在学科正名的过程中慢慢被  
9]  
” 。 文学史便是一个纵横坐标系纵向的发展  
与横向的影响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  
面对这样一个系统便需要从古今中外各个角  
度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观照马焯荣先生由此提  
:“要多层次全方位地了解每一个中国的现当代  
作家既不能离开不同语种不同国别不同民族的  
文学之间的比较也不能离开同一语种同一国别、  
同一民族的文学之间的比较我给自己定下的目  
是多层次全方位地认识我的研究对象因此,  
我要比较文学也要文学比较只有双管齐下比翼  
双飞才能达到我的目标。”囿于一隅守定一派  
人遗忘了。  
其实学科之分不过是近代知识分类不断细化  
的产物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徳孔子庄子的时代,  
你是很难用某一个来概括他们的一部论  
》,你也很难说清楚它是政治学经济学哲学著  
还是教育学文学理论著作同时你也不会因  
为古代某部著作因为难以归类而否定它本身的价  
近代以来学科林立各自为阵一级学科下面  
还分出二级三级学科之类除了方便大家对号入  
利益均沾其实就研究本身而言并无太大意义。  
而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乃是当代科学研究的一个  
趋势比较文学的繁荣也正是借助于学科交叉  
的特点由此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多做点实际  
的研究而无须过于急切地画地为牢人为地订出种  
种理论规范。  
10]  
的治学方法”,无异于作茧自缚作法自毙”  
显然这里存在着学科理论建构和研究实践之  
间的矛盾从学科角度来说它必须划定一定的边  
这是一个学科得以独立存在的基础而在具体  
注释:  
1980 年代以来马焯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和阐发了泛比较文学论主张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篇请参阅世界比较文  
学与民族比较文学》,《江汉论坛》1986 年第;《泛比较文学与坐标比较法》,《理论与创作》1994 年第。  
参考文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支宇论比较文学的第三次危机”[J].贵州社会科学,2005,(6).  
2]辜正坤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J].北京大学学报,2002,(6).  
3](伽列.《比较文学初版序言[G] / / 比较文学研究资料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论语[M]ꢁ 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  
5](·第根比较文学论[C].干永昌等编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6](卡雷比较文学·[G] / / 中国比较文学年鉴(1986 年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7](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G] / / 干永昌等编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8](威斯坦因著刘象愚译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9]马焯荣世界比较文学与民族比较文学[J].江汉论坛,1986,(1).  
10]马焯荣泛比较文学与坐标比较法[J].理论与创作,1994,(1)  
11](厄尔·迈纳比较诗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论上的几个课题[J].中国比较文学创刊号.  
12]朱维之要有独立自主的气派[J].中国比较文学创刊号.  
Comparative LiteratureTransgression and Compromise  
HE Yun⁃bo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 Central China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75, China)  
Abstract:Among the various arguments about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risis, some scholars hold that  
the crisis results from its inappropriate name, which in turn leads to all the confusion and causes it to  
head for boundlessness and rootlessness. For release from the crisis, it is prior to correct the name and re⁃  
turn to the French School. However, some other scholars come up with pan⁃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  
cept, advocating enlargement of its research scope. In fact, the real problem is that the root of the argu⁃  
ment is not the meaningfulness of the research but the consequence of various discipline/ subject separa⁃  
tion and self⁃centralism. Actually, it is not necessary to worry about its present state and future, for “un⁃  
accomplishment” means possibilities of change and regeneration.  
Key words:comparative literature; crisis; bound; name⁃correction; pan⁃comparative literature  
责任编辑]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