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 卷第1 期
2007 年1 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34,No.1
January,2007
比较文学危机及出路之我见
钟ꢀ 华
(
复旦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433)
ꢀ
ꢀ 摘要:曾经在欧美和中国盛极一时的比较文学学科,近年已呈危机四伏、日暮途穷之势。 其实,自从“美国学
派”的“跨学科比较研究”越出了“法国学派”的“跨国别(民族)文学间的影响研究”之后,作为一门学科的比较文
学就已经开始失掉自己的根基而误入歧途。 “失根”后的比较文学不断“扩张”,最终成为了“无边”的比较文学,而
“
无边”的比较文学研究真实地昭示出的是比较文学的“无根”状态。 要让比较文学学科走出危机与困境,重塑比
较文学研究的尊严与形象,出路或许只有一条:回归并超越“法国学派”,在扎扎实实做好“国际文学关系史”研究
的基础上寻求成果的提升。
关键词:比较文学;危机;出路;无根状态;“法国学派”
中图分类号:IO⁃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07)01⁃0082⁃06
ꢀ
ꢀ 尽管还有不少学者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努力维
由,断言“ 看不出比较文学有成为一门学科的可
能”。 克罗齐频频质疑比较文学作为学科存在的合
理性,以致于有西方学者抱怨说,他“带着与比较文
学公然为敌的独裁观念,在各种场合用种种不同的
沉重打击来对付我们这门学科,并将它们几乎打得
持甚至不断制造比较文学的繁荣与热点,然而一个
不争的事实却是:曾经在欧美和中国盛极一时的比
较文学如今已不可挽回地呈现出了危机四伏、穷途
末路之势;无论什么研究成果,只要与比较文学沾边
儿,就会遭到学术界许多人的怀疑、轻蔑乃至讥讽。
如今,已有不少人不愿意或者不敢于在别的“学术
圈子”的学者们面前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是“搞比
较文学的”。 说句同仁不爱听的话,虽然目前“中国
比较文学学会” 仍是参加人数最多的学会之一,但
同时也是会员学术背景最杂、“研究成果”最不被学
界认可和尊敬的一个学会。 我们不得不追问一个问
题:何以如此?
[
1] 56
个片甲不留”
。 1953 年,英美新批评代表性文
论家、耶鲁大学比较文学教授韦勒克(R.Wellek)开
始从观念狭隘和文化沙文主义角度批判“法国学
派”。 1958 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届会议上,他
又作了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著名报告,指出,
“我们学科的处境岌岌可危,其严重标志是,未能确
定明确的研究内容和专门的方法论”。 “内容和方
法之间的人为界线,渊源和影响的机械主义概念,以
及尽管是慷慨的但仍属文化民族主义的动机,是比
一ꢀ 永恒性危机:比较文学学科的宿命?
[
2]122-130
毫不夸张地说,恐怕再难找到另一门学科像比
较文学那样,诞生不久便开始“危机”之声不断,而
且调门儿一次比一次震耳。 众所周知,早在20 世纪
上半叶,美学家、文论家克罗齐(B.Croce)便开始持
续发难,以“比较不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根基”为
较文学研究中持久危机的症状”
。 在同年出
版的美国《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年鉴》的一篇重头
文章中,杰拉尔(Albert Guerard)竟然宣称:“世界文
学”是“民族主义的异端邪说的继续”。 对他来说,
1958 年最重要的问题是:“比较文学怎么自杀? 又
收稿日期:2006⁃10⁃16
作者简介:钟华(1964—),男,重庆永川人,文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
8
2
ꢀ
ꢀ
钟ꢀ 华ꢀ 比较文学危机及出路之我见
[
3]
应在何时自杀?” 1985 年,比较文学家雷马克(H.
Remark)发表《比较文学在大学里的处境》一文,率
先宣布各种新的文学理论不仅“空洞”、“本末倒
置”、“毫无用处”,而且还造成了对比较文学的“第
二个大的挑战”,已成为比较文学“最近的敌人”。
同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11 届会议上,曾经大肆鼓
吹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和“美学评价”并以此
为由向“法国学派” 猛烈开火的韦勒克、韦斯坦因
文比比皆是。 据笔者所见粗略估计,近10 年来中国
大陆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中,直接涉及这一主题的
至少不下200 篇。
二ꢀ 根源:失根·无边·无根
出现“ 危机” 不断的现象不是偶然的。 虽然
1816 年“比较文学”概念便已在法国率先出现,虽然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比较文学在欧洲各国和美国
已先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后来又跃升为了一门
世界性的显学,然而不幸的是,历经将近200 年的发
展后,比较文学至今仍是一门没有公认的独立的研
究对象,没有独特的方法论体系,甚至没有一个公认
的名称的“学科”。 直至1970 年,“美国学派”统帅、
早已做过4 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主席的韦勒克在
《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 一文中还禁不住感慨:
“‘比较文学’ 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学科领
(
U.Weisstein),又一致认为各种新的文学理论的入
侵构成了对比较文学的新的毁灭性冲击。 韦勒克历
数了各种新理论的多条“罪状”,韦斯坦因更是认为
它们不仅“毫无新意”,而且还造成了“比较文学的
[
4]74-75
永久性危机”
。 1993 年,比较文学家巴斯奈特
(
Susan Bassnett)明确宣称:“20 世纪末,比较文学进
入了灾难性阶段。 这种研究在西方已经进入危机之
中,这是无可置疑的了”。 “许多比较文学学者的著
作内容贫乏,比较文学应当研究什么没有达成共识,
比较文学研究中随处可见那种二元对比(即不同体
系中的两个作家或两个文本的比较———但是不同的
体系应当如何区分仍然是一个复杂的没有解决的问
题)等陈腐的观念,所有这些全都在加快着比较文
学的消亡”。 因此在她看来,“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
[
2]136
域”
。 1978 年,“法国学派”后期主要代表基亚
在其《比较文学》一书中也不无沮丧地说,比较文学
[
2]75-76
。
“是一门名字没起好的学科”
在笔者看来,撇开“X+Y 式比较”这类涉及研究
方法的技术层面问题不说,比较文学之所以“危机”
不断并且愈演愈烈,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都是“扩
张”惹的祸。 一部世界比较文学的“发展”史,便是
其研究对象日益加剧的“扩张”史。 从“法国学派”
到“美国学派”,再到当今所谓的“中国学派”;从“跨
国别(民族)文学之间的传播与影响研究”,到“跨学
科比较研究”外加“美学评价研究”,再到“跨文化
(文明)研究”,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被一次
次放大,最后终于成为了一门无所不包、横跨中外、
纵贯古今、关涉一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的“超级学
科”。 从学科性属来看,从附属于“文学史”的“国际
文学关系史”,到“文学与其他精神样式之相互关
系”的“以文学为中心的超级精神现象学”,再到囊
括“全球文化(文明)”的“超级文化(文明)学”,同
样体现为一个从“小鬼”到“巨人”再到“天神”的过
程。 然而,在这个辉煌的不断向外“扩张” 的过程
中,比较文学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那就是一
次比一次严重的“危机”噩梦的缠绕,直至最后面临
全面崩溃的危情。
[
5]9;160-161
科已经过时”
。 2003 年,著名文艺批评家米
勒(J.Hillis Miller)指出,目前可以证实的比较文学
[
6]
的危机来自两个方面:“语言”和“新的介质” 。 米
勒这里作为新的危机根源提出的“新的介质”问题,
主要是指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对传统经典文学作品阅
读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米勒这次的“危机论”看
似寻常,实则蕴力万均。 因为离开了“语言”人就没
法言说和书写,离开了“新的介质”现代人就没法传
播和交流(某些人甚至完全无法生活)。 这就是说,
一旦“语言”和“新的介质”也成为了危机的根源,便
意味着比较文学的危机已从肌肉深入到了骨髓。
中国大陆的比较文学学界情况更糟,由于历史
的落差,“危机论”本来就是伴随着这门学科的勃兴
同时引入的。 特别是钱念孙在《文学评论》1990 年
第3 期发表《比较文学消亡论———从朱光潜对比较
文学的看法谈起》 一文、曹顺庆在1996 年《中国比
较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闭幕词及会议总结》中又作
出肯定性回应以来,“危机”之声更是不绝于耳,分
贝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中文期刊以“比较文学的危
机”、“焦虑”、“困惑”乃至“死亡”、“终结”为题的论
其实,重新审视和检讨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历
程我们可以发现:面临20 世纪上半叶“法国学派”
真实存在的局限性和业已出现的“民族主义”、“文
化沙文主义” 倾向,急于登上世界文化历史舞台的
8
3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美国学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没有也不可能冷静
学派”,比较文学一路走来,凯歌高奏风头日劲。 似
乎很少有人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这样一个问题:
“美国学派”和“中国学派”的迅速崛起与勃兴,究竟
在多大程度上是比较文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结
果,它们有没有借助别的原因? 这样一种更迭有没
有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考量的问题?
思考和充分评估他们的法国同行对于比较文学的学
科性属定位的合理性。 他们几乎是采取了因噎废食
全盘否弃的激进方式另辟蹊径。 然而不幸的是,自
从“美国学派”的“跨学科比较研究”大胆越出了“法
国学派”的“跨国别(民族)文学之间的传播与影响
研究”之后,一路攻城掠地扩张疆域下来,最终却丢
掉了原本专属于自己的大本营:作为一门学科的比
较文学开始失掉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而误入歧
途。 更为遗憾的是,当“美国学派” 已渐成强弩之
末,曾经有过数千年辉煌而今已抑郁了数百年因此
急于重新登上世界文化历史舞台的中国文化人,借
着特定的历史背景紧锣密鼓仓促登场,因此继起的
我们先分别看看它们迅速崛起或勃兴的背景。
尽管早在1871 年,沙克福德就作了题为《总体
文学还是比较文学》 的学术报告,标志着比较文学
已经正式进入美国学术界;尽管1899 年、1904 年、
1912 年,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
又相继开设了比较文学系,标志着比较文学开始正
式进入美国大学的学科建制;尽管早在1903 年美国
就拉上法国著名比较文学家巴登斯贝格和意大利大
学者克罗齐这样一些世界级的风云人物作编辑,创
办了比较文学专刊《比较文学学报》,1942 年克里斯
蒂又创办了《比较文学通讯》等杂志大肆进行宣传
造势,但美国比较文学研究始终处于持续低迷状态,
在学术界和教育界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取
得应有的地位。 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直到1936
年,美国比较文学界还在为“谁是比较文学之父”展
开大规模的学术讨论,其体现的学术水准和应得的
地位重视可想而知。 可是到了二战结束前夕,情况
却骤然改变了:弗里特利契(Friederich)一篇讨论比
较文学课程改革和呼吁培养比较文学人才的教学论
文———《论比较文学》,居然轰动了整个美国学术
界。 1949 年,《比较文学》杂志在俄勒冈大学创刊,
又很快受到热烈追捧;不久,耶鲁大学和印第安纳大
学率先开始战后比较文学研究,全美迅速出现了前
所未有的比较文学研究热潮,其盛况竟至“几乎所
有的研究生院都将比较文学列为研究课题,不少大
学纷纷设立比较文学系或专业课程,各地比较文学
“
中国学派”在特定历史条件同样没有也不可能对
潜藏着的“危机”产生的根源作出理性的思考和切
实的纠正,他们不仅没有“寻根”“培土”,反而将业
已“失根”的比较文学进一步扩张成了“无边”的比
较文学! 在中国,由于比较文学学科本身发展的先
天不足,先是牵强附会胡乱比附大量涌现,后来随着
理论建设水平的提高,这种现象虽说在一定程度上
得到了遏止,但这毕竟只涉及到研究方法和操作方
式等技术层面的问题,无法解决在学科的基本定位
和研究对象与范围的合理设定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
题上所存在的偏差与缺失。 “无边”的比较文学导
致了研究对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研究方法的不断
翻新,这一方面造就了比较文学研究病态的表面繁
荣;另一方面也逻辑地导致了比较文学学科的全面
失范,隐埋下了不少毁灭性的危机根源。 事实上,
“
无边”的比较文学真实地昭示着比较文学学科本
身的“无根” 状态。 正如一个四处征伐的“游牧民
族”在衰落时极容易迅速瓦解成一个个无家可归的
“
无业游民”一样,“无根”的比较文学前景实在让人
担忧,虽然目前这话听上去似乎有些危言耸听!
002 年,笔者执行主编的一期《比较文学报》
四川大学) 集中讨论了由笔者提出、经曹顺庆同
[
4]65
书刊雨后春笋般相继问世”
。 1953 年开始,尤其
2
是1958 年,以韦勒克为代表的刚刚形成但却来势汹
汹的“美国学派”便开始向老牌的“法国学派”公开
叫板。 1960 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宣告成立;1961
年,韦勒克当选协会主席,世界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也
迅速从法国转移到了美国。
(
意、获众多师友支持的“比较文学的无根状态”的问
题。 笔者认为,这一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和认真的回应,尽管笔者曾向盛况空前的国际比较
文学研讨会(南京)提出这一问题。
中国的情形大体相似。 虽然早在20 世纪初,梁
启超、王国维、鲁迅等人就开始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拓
荒工作;1924 年,吴宓就在东南大学开设过“中西诗
之比较”之类的课程,1929 年,大批评家瑞恰兹还在
三ꢀ 借文化争霸或造势:“美国学派”和“中国
学派”崛起的深层原因
从“法国学派”到“美国学派”再到所谓的“中国
8
4
ꢀ
ꢀ
钟ꢀ 华ꢀ 比较文学危机及出路之我见
清华大学正式开设过以“比较文学”命名的课程,在
此前后,陈寅恪、朱光潜等人也开过跨文化文学研究
如“佛经翻译文学”、“诗论”等课程,尽管他们都是
学贯中西古今的大学者或正宗的西方比较文学大
师,但在当时强大的“国学”或“西学”教育背景下,
其受重视的程度和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实际影响,都
远不及其他学科门类。 在1949-1979 的整整30 年
时间中,比较文学在中国更是完全销声匿迹。 可是,
随着中国1970 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实行,经
济实力逐步复苏、增强和高速腾飞,国际地位不断提
升,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迅速“蹿红”,一路飙升,很
快成为了养活最多从业人员的学术行当。
和评估“法国学派”的道路?
四ꢀ 回归并超越“法国学派”:比较文学的一条
出路?
的确,在世界“比较文学” 学科的发展史上,也
许有太多太多的问题被我们有意无意忽略了,而今
需要我们直接面对和重新追问:为什么“比较文学”
概念产生整整70 年之后,才在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
①
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 自17 世纪西方近代学
术分科以来,这种情形是不多见的。 而且,就是在这
个产生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的国度里,
为什么直到1921 年以前都不承认比较文学的学科
地位? 同样,在德国,虽然自18 世纪中叶起,赫尔
德、莱辛就实际开始了不同国别文学之间的比较,在
19 世纪大文豪歌德还提出了激动人心的“世界文
学”概念,但为什么直至1920 年以前,比较文学在德
国同样未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更让人哭笑不得
的是俄国。 自1950 年代中后期以来,它曾经以其颇
具特色的“历史比较文艺学”研究形成了与“法国学
派”、“美国学派”鼎足而三的“苏联学派”,然而该学
派的三大特色之一居然是“不承认比较文学是一门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这两个国家的比较
文学都偏偏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以这样一种方式迅
速崛起和勃兴? 为什么要、为什么会、为什么就的的
确确如此这般地发生? 在笔者看来,从某种意义和
某种程度上说,无论“美国学派” 在冷战开始后的
“
异军突起”,还是“中国学派”在1980 年代后的突
然“火爆”并大有成为“世界比较文学新中心”的意
味,很大程度上都不过是自觉不自觉地“借文化进
行政治争霸”或者“借文化为政治造势”的政治运作
的产物,并非完全是比较文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
结果。 具体地说,“美国学派” 的异军突起,在某种
意义和某种程度上不过是通过二战迅速超越群雄,
成为政治、经济、军事超级“暴发户”而文化积累却
相对薄弱的美国,与作为文化历史辉煌而在战争中
各方面却元气大伤的“老牌贵族”的欧洲(法国、英
国等是其代表和象征) 之间“借文化进行政治争
霸”,以及此后国际上两大政治阵营进行意识形态
冷战的产物。 同样,所谓标举“跨文明(文化)比较
研究”旗帜的“中国学派”,在比较文学在美国本土
和欧洲大陆全面衰落的1980 年代后突然“火爆”并
大有成为“世界比较文学新中心”的意味,也是凭借
了中国政治上的“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之时势。
总而言之,它们的崛起与勃兴都至少是部分有意无
意地借助了学术之外的政治权力和背景,而并非完
全是比较文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结果。 不仅如
此,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美国学派” 和“中国学
派”已经带给和正在带给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的,却
是日益深重的“危机”。 假如我们的上述猜测和判
断并非全无道理的话,这就提醒我们,在思考比较文
学的出路时是否应该多一个视角与选择:重新审视
[
4]85
独立的学科”
。 而且直到1960 年,这个比较文
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日尔蒙斯基还宣称:“ 比较文
学”、“ 比较方法” 这些术语在苏联是“ 不可接受
[
4]86
。
的”
再看看从1950 年代末开始主导了世界比较文
学研究潮流将近半个世纪的“美国学派”。 可以毫
不夸张地说,从“发迹”直到近年,它在全世界比较
文学学界振聋发聩的声音竟然是一次接着一次、一
次比一次猛烈的“危机论”,而它所提出的“跨学科”
或者说“平行比较”研究理论和方法,连他们自己也
不得不承认,真正带给世界比较文学学界的依然是
更加剧烈的“永恒的危机”。 为什么除了“危机”还
是“危机”?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至于曾经轰轰烈烈、而今依然有人豪气干云的
所谓“中国学派” 的“跨文明(文化)” 研究,如前所
述,它显然已经将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推到了极限,终将迷失在那学无所归的苍茫大地之
中。 如今,一个简单而又严峻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
面前,迫使每一个比较文学学者不得不思考和回答:
无限的“扩张”已经到头,“跨文明(文化)”之后,我
们还有没有什么可以再“跨”? 我们的比较文学学
科还有什么资源可供开采?
8
5
ꢀ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的,如今危机四伏日暮途穷的比较文学学科
保比较文学有其独特的存在根据和价值,并有效地
遏止比较文学的泛滥成灾,自我消解。 而且,事实
上,与今天对于比较文学研究成果的看法和评价不
同,“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当时也
已经面临着严峻选择,要么关门收摊,要么改弦更
张,是到了应该严肃思考它的出路的时候了。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已有学者意识到这种过于
[
4]44
“
泛化”和不断“扩张”的比较文学前景堪忧,主张收
是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尊重的
。
缩战线,将“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区分开来,“放
弃跨科际研究的属性”。 王志耕最近指出:“在当今
语境下,比较文学危机的真正原因是边界的泛化,其
出路在于找到与文化研究分而治之的可能性”,“基
于此,比较文学应当放弃跨科际研究的属性,通过退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要让比较文学学科走出
重重危机与困境,重塑比较文学的尊严与辉煌,出路
或许只有一条:回归并超越“法国学派”。 自然,这
里的“回归”并不是简单地走回头路,简单地回复和
固守;同样,这里的“超越”也并非像以往那样激进
地因噎废食,粗暴地抛弃或摧毁。 根据笔者初步思
考的结果,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
7]
守的形式维护其学科的完整性” 。 笔者赞同这种
思路,但认为仅仅如此是不够的,我们有必要重新回
到原点,从源头上再次审视和重新考量“法国学派”
所走过的道路。 这种选择并非全无道理,海德格尔
告诫我们:“思想之路本身就隐含着神秘莫测的东
西,即,我们既可向前也可向后踏上思想之路,甚至
第一,回到“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基
本定位和研究范式的逻辑起点上,坚决抵御“扩张”
和“越界”的诱惑,在退守中寻求生机,老老实实地
做好跨语际、跨国别(民族)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研
究,并以此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
[
8]S.99
返回的道路才引领我们向前。”
勿庸讳言,“法国学派” 有它许多局限性和不
足,“美国学派” 对他们的批评并非全无根据。 可
是,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对“法
国学派”采取因噎废食式的抛弃同样是缺乏足够理
由的。 事实上,经过1950 年代末开始的长达10 年
的激烈论战之后,“美国学派”也承认并在某种程度
上吸收了“法国学派”的某些主张。 这不是偶然的,
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之根”和“价值之源”都在于
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以及适用于这种
独特研究对象和领域的独特的研究方法。 今天回过
头来看,开创比较文学学科的“法国学派”将其定位
第二,超越“法国学派”狭隘的“民族主义”、“欧
洲中心主义”等观念,使“比较文学”研究尽可能恪
守“价值中立”原则,以一种开放、持平的心态展开
研究;在“输出”与“接受”、“影响”与“被影响”的问
题上,特别注意体现本国(民族)文学与他国(民族)
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避免“比较文学”沦为
“研究本国作家在国外的影响和声誉的附属学科”
和本民族文学的“文化功劳簿”等等倾向。
第三,超越“法国学派” 实证方法的烦琐零碎、
干瘪乏味,努力避免沦为“研究翻译、游记和‘媒介
物’”的传播学、传记学、“文学贸易的流水帐”等等
做法;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适当兼顾艺术—审美研
究,即在关注跨语际、跨国别文学作品之间的事实联
系的基础上,适当兼顾二者之间的美学联系。
第四,超越“法国学派”停留和满足于历史事实
清理的弊端,将“比较文学” 研究成果视为基础,最
终要为寻找不同语言、不同国别(民族)文学的异质
性和共通性,研究文学的共同规律和基本理论,建构
“世界文学”和“总体文学”服务,并以此为指归来提
升自己的研究成果。
②
在“文学史”的范畴之内,将“跨国别(民族)文学
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传播”这一没有其他学科专门进
行研究的领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将历史考据、实
证分析等作为自己的基本方法,并发展出了“誉舆
学”、“源流学”、“媒介学” 等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方
法,强调“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强调比较的
双方必须存在真实的直接影响和“事实联系”等等
主张,毫无疑问都是正确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
保比较文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独特性,从而确
注释:
①
②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是英国学者波斯奈特(H.M.Posnett)的《比较文学》1886 年版。
在德国,直到1920 年以前,比较文学始终被视为只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当时称为“总体文学史”,任务是从“总体主义”立
场出发,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民族(国别)文学史”、“思想史”;在前苏联,直到1978 年以前,比较文学始终被视为只是文
8
6
ꢀ
ꢀ
钟ꢀ 华ꢀ 比较文学危机及出路之我见
学史的一个分支,当时称为“历史比较文艺学”,任务是“对文学进行历史比较”。 分别参见[4]张铁夫第54、85 页。
参考文献:
[
[
[
[
[
[
[
[
1]孙景尧.简明比较文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2]干永昌.比较文学译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美)戴维·达施罗姆.比较文学的问题和选择[A].中国比较文学[J]ꢁ 2003,(4).
4]张铁夫.新编比较文学教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5]Susan Bassnettꢁ Comparative Literature:A Critical Introduction [M]ꢁ Oxford and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3.
6]方汉文.比较文学学科“永恒危机”的逾越[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2).
7]王志耕.比较文学:在退守中求得生机[J].中国比较文学ꢁ 2006,(1).
8]M.Heideggerꢁ Unterwegs zur Sprache [C]ꢁ Herausgeber: Friedrich⁃Wilhelm von Herrmann, Günther Neske,Stuttgart,1997.
Personal Perspective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risis and Its Way Out
ZHONG Hua
(
Chinese Institut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Comparative literature discipline, prevailing once in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ies as
well in China, is in recent years crisis⁃ridden and approaches the end of its days. Actually, when its “A⁃
merican School” deviates from “French School” by replacing the latter’s “transnational literary influence
study” with “inter⁃discipline comparative study”, it loses its foundation as a discipline, wanders astray,
constantly expands and finally becomes “boundless”, while its “boundless” study makes clear its “root⁃
lessness”. There is perhaps only one way out for its release from the crisis and predicament and remould
of dignity and image: to return to and transcend “French School” and pursue enhancement on the basis
of a sound study of “international literary relation history”.
Key words:comparative literature; crisis; way out; rootlessness; “French School”
[
责任编辑:唐ꢀ 普]
8
7